了一個眼色。
能不能搞到一批毛衣,就看今天了。
說起來,他們也是有秋衣的,就是套在裡面的,屬於工服型別,都是單位發放的。
可是,大老爺們還好,那些女同志看到暖陽的毛衣,各個都愛不釋手。
出去買嗎?
買不著的。
別以為不要票,你就隨便哪裡都能買到了。
不是這個樣子的。
外地大城市百貨大樓的採購主任來了,都未必能帶貨回去。
那為什麼就不能學著自己織一件毛衣呢?
可是沒有毛線。
人家暖陽用的不是老牌的毛線,除了紅就是綠的,暖陽毛衣的顏色,光是紅色就分好幾個層次,而且顏色搭配特別的好看,再就是版型,分為四個型號,穿上之後整個人都精神起來。
那才是人靠衣裝馬靠鞍。
話又說回來,真要有這手藝,暖陽的外加工也可以接啊,一次一結,從來不拖欠。
還有一種心理是,暖陽有商標,還有刺繡的標誌。
那個標誌可好看了,底下兩片雲朵,上面是個帶花邊的小太陽。
手巧的畢竟少數,更多的是忙的團團轉的女職工。
哪裡有時間去織毛衣去。
所以,就跟老領導說,能不能走後門,給咱們過年弄幾百件毛衣回來。
顧明棠感嘆,也就是這幾年吧,等再過五年,哪怕自家的東西還是最好的,可是顧客的選擇面寬了,就不會再出現如今這樣的局面。
這樣的場景,真的就是一去不復返了。
這個過渡期,生意特別的好做。
每個廠子都不會將產品賣得乾乾淨淨,這是個人情社會,你得有來有往的,才不會將路越走越窄。
暖陽針織廠,有個專門的庫房,那裡都是最新式的針織品。
就是備著以防萬一的。
於是,顧明棠給了兵團後勤主任批了五百件的新款針織衫。讓後勤主任跟工會主席親自去挑,只要別挑花眼就好。
然後給換回了兩大卡車的凍貨。
有凍雞凍鴨還有切成一條條的五花肉。
顧明棠額外買了一百條的凍魚。
過年嗎,必須有魚,就叫年年有餘。
回去之後,廠子管後勤的石主任就樂顛顛的迎了過來。
這可是給職工的福利啊,不要錢的,石主任以前是學校管後勤的,以前的校長調去了市裡,就不好帶著他了。
新來的校長覺得以前的人不好用,想要換上自己的,於是就查賬,折騰了半個月,啥都沒查出來,石主任的確是個乾乾淨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