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前一個多小時,菜農們便來到菜地,摘菜裝車然後拉到收菜大車停靠的各大收菜區,一般到早上九點,每天的菜便賣完了。
這是青巖市各縣“冬暖式蔬菜大棚”推廣的第三年,每到二月份,黃瓜、生菜、西藍花、萵苣等蔬菜便接連上市,這一批冬菜價格很高。
不同往年的是,今年菜農們受到了極為寬鬆的待遇,大車不像從前那般挑挑揀揀,像黃瓜的大小不能超過一個指節的出入、西藍花下的葉子不能超過三片等等硬性規定都沒那麼明確了。
今年的菜,只要拉到大車邊,基本只是裝袋子上秤的事。
大車們收菜的態度也不一樣了,從前菜農們為了賣菜,忍呵斥、陪笑臉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這個大了那個小了隨手就扔到一邊,這袋裝得不行就是不行,沒有理由。
賣菜難,不僅難在走出去的路子少,也難在居高盛氣者太多。
而今,大車們變得和氣了許多,還總不忘囑咐以後賣菜瞧準了咱家。
事情雖反常,但對菜農們來說乃是大好事,賣給誰並不重要。
細想事情從何時發生改變,還要說起那些田間裝配庫前拉起的橫幅,只見那上面寫著“熱烈祝賀同興冷鏈配送中心盛大開業”,菜農們不甚懂,但有的人懂,不僅懂,還在背後痛罵同興!
大菜販子最盯著的一個節點,就是四月份的三大市場營業,為了堵死截住同興收菜的路子,五縣的頭頭們嚴防死守比從前更抱團,把這一仗打漂亮,坐等同興被相關部門問責。
但同興這時候放出運營的風,恰是掐住了那些大菜販子們的死穴!離同興為三大市場供貨還有足足兩個多月,但同興的優勢不止是運,還有儲,它根本不用一次性收夠需要供應的菜,而是可以“攢菜”,它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慢慢來。
這就使得大菜販子們卡住四月“臨門再踹”的計劃徹底泡湯,而是得使出綿綿之力隨時逮那個同興!
當事情變成了長線,對大菜販子是巨大的消耗,相當於每天都是四月,那些裝配庫有絲毫的動靜都會觸動他們的神經。
更重要的是,收的菜變多了,他們的利潤卻減少了。
多年以來這個鏈條之所以運轉順暢,乃是多大的胃吃多大的餅,一個穩定的供應量,既能保證市場有菜,又能把差價賺到最足。
相應的,菜農也在不知不覺間形成一種配合,一塊地種幾種菜,從而錯開時間。
對每一種菜來說,注重頭茬和尾茬,中間幾茬最不值錢,賣不出去也不可惜。
但同興這樣一搞,就使得大菜販子手中的菜大量積壓,綠被車運力雖強,但沒有保鮮能力,直接導致菜農賺了錢,他們卻在時刻虧錢。
背底下那些暗流中,人人都想和同興討說法,同興不是人、同興王八蛋。
可罵著罵著就氣力不接了,因為人家根本什麼都沒有做,田間地頭見不到一輛同興的車,可又不得不擔心哪天冒出來搶走幾車,一車又一車,四月份庫裡的貨就足了。
這些大菜販子就像一個個力大無窮的猛士,又是在這片經營了二十多年的自家地界,任何的“犯土者”都將被擊得粉碎,此時他們卻驚愕地發現,拳拳都只能打在雲彩裡。
而且,他們還不知道這雲彩要多久才能散去。
遠在市郊的胡殊同,瞭然當下的局面,卻也滿是愁容難展。
父親打來電話,把過年在家就反覆囑咐的話變了個法子說。
“老大,最近聽到很多不好聽的話,我知道生意難做,但無論怎樣咱不能搶菜啊!田間地頭的事,一旦鬧起來都不是小事,那些人可比墨自兇得多了,有事情好好談,可別鬧得針尖對麥芒呀!”
胡萬奎的話,說出來很多人對胡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