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弄來的?”

“我舍友在這邊帶工程,借他的用一用.”

“這麼說,自開啟了會你就一直留在這?”

“那當然,欒大小姐孤身在外,我起碼算半個本地人.”

“那我要是不給你打電話呢?”

“答應你的怎能忘了.”

“你指什麼?”

“木火灶的魚啊,現在出發!”

欒平欣的心情立時好了很多,上車從後摟住胡殊同,二人往市裡趕去。

一路上多有不見燈的地方,正是春寒料峭時,又是入夜冷風襲,可欒平欣的內心卻是來到明源之後最踏實的時候。

此時月正升,透過樹幹的縫隙閃閃轉轉像皮影一樣。

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程,摩托車連半小時也用不了。

來到了魚店,佈置得像鍋臺一樣,炭火從灶門升騰而起,立時暖意融融。

他們點了一條鯉魚和三個配菜,店裡放著現在最流行的《一生有你》,內心白日的迷霾一掃而空。

欒平欣託著下巴,不禁凝了胡殊同一瞬,她忽然發覺這樣的時光好安逸,就像可以稍作落腳的湖心島。

對於兩個理工科的人來說,聊著聊著就不覺聊到實處、聊到技術,聊到別人比不來的投契。

“在見你之前我們已經對今天的工作碰過一次頭了,大家都大概瀏覽了那個什麼裝置庫,總體來說,隆大的技術組留在這裡沒什麼用。

當初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都是進口,別說這樣規模的園區,萬噸甚至五千噸的冷庫也有很多進口的案例。

可我們拿到的裝置庫,全是國內的產品.”

進口二字也說到了胡殊同的心裡,早在得知南郊這件事的時候便有了這個想法,區別在於選擇進口哪一家。

這樣大規模的工程,涉及到二三十年的更新週期,採用進口裝置把能耗降下來,於成本而言是更好選擇。

時下而言,國內的壓縮機蒸發器等技術並不成熟,作為核心元件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們在九十年代才起步,需要攻堅的地方還有很多。

而南郊園區意義非凡,它的執行良好才能做到惠利民生、八方通達。

“瞧你的樣子,材料方面也差不多吧.”

胡殊同點點頭,“只能說更誇張,你能想象科寧、博業、萬瑪這三家根本就不在明赫的材料庫裡.”

欒平欣大是皺眉,“這……明赫到底要幹什麼?”

胡殊同提到的這三家企業,在國內保溫技術領域首屈一指,各自都有整體保溫技術方案,但是呈現在他眼前的都是中小型的供應商。

再聯想起餘大軍的話,不得不說,南郊園區真的變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