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關飛往青巖的航班上,孟強強與何勁如並排而坐,這場同興年會對人們來說有些突然,從收到邀請到正式舉辦,只隔了一週的時間。

突然歸突然,但並不意外,每到這個時節,遍地都是行業年會,很久之前人們便預想過同興有此舉動。

兩家企業各帶一支八人團隊前來參加,儼然都是有備而來,這場同興的第一個年會,內容一定勝於流程。

“不知孟總對這同興年會有何先見?”

何勁如試探道。

“大冷鏈、大流通唄.”

“難不成會有什麼具體的實施方案?”

“先碼好貨、再趟好路,朋友多了更好走.”

滿耳都是這等標準答案,何勁如有些不快,“我可得提醒你,你我都有市裡精準扶貧的任務,咱兩家還得往西走,還得往犄角旮旯走。

市裡給我們劃了那麼大的片區,先把這指標穩了,才是今年的重頭!”

孟強強道:“這扶貧又不是手扶拖拉機,咱倆抓緊它就不晃,歸根結底我們得找好路子。

只聽市裡的調派指哪打哪、接貨送貨,冷鏈就徹底做成了工具,如果我們能拿出一個勢能更強的產銷大方案,我們和市裡的角色就互換了,市裡給我們通關係打渠道,我們來做整個核心.”

“聽著倒很像一回事,可是我們具體怎麼做?怎麼讓市裡滿意呢?再說了,你這和同興年會又有什麼關係?”

孟強強遠比何勁如沉定,似是早就有了主意,“這兩年我們可學了不少扶貧材料了,不能只給穀子不打糧,要讓大夥把營生跑起來才行,所以我們的核心任務就是把收成這一塊做好做強做出價值來.”

何勁如皺了皺眉,“收成我們還能有什麼新花樣?不都是先到武關再往外分嘛!”

孟強強點頭道:“關鍵就是這個分法,這幾年產業園向外走的多是甘州頭排農產,很多企業已經在產業園紮了厚底子,那些大型蘋果園和鯤海的水庫養殖就給了我們足夠的壓力。

對於這精準扶貧,我們根本看不到貨物的對方市場,總不能從隆威縣賣到甘陽縣吧.”

“甘州有很多貧困地區,我的老家就是貧困山區,他們的數量比國內的大多數地區都要多。

何總請想,如果我們把貧困地區的農產品集中在產業園,而後向東南可以直達隆山、向東直至盤湖,甚至走青甘歐抵達勒山保稅區,再賣向中亞市場,對市裡來說是不是一張更好的答卷呢?”

這時候何勁如明白了,孟強強是要“一招多用”,把扶貧和自身產業匯水同流,既能更好完成市裡的任務,還能繼續擴充當下產業園的終端市場。

由是一來,一個廣博的產銷大渠道,就頗是引人入勝了。

“先碼好貨、再趟好路,我懂孟總的意思了。

只是這件事對同興來說,會不會過於細節了?那胡殊同我多少還是瞭解一些,他真的願意多看看?”

孟強強全無回應,反而沉默下來,說起貧困、說起山區,讓他想起一些寒冬舊事,再看一個跨度之後的對比,讓內心更加洶湧了幾分。

片刻之後,孟強強抱起胳膊看向舷窗之外,不過等轉過頭來的時候,神色上又滿是信心。

何勁如不明就裡,只覺得話到一半吊人胃口,“孟總,我是說真的,咱總不能在同興年會上說扶貧的事吧,別處的企業打小就比我們先進,可別讓人看了笑話!”

“你呀,踏踏實實把心擱肚子裡,不過我是不是可以認為,年會上我的提議就是你的提議、我的答覆就是你的答覆?”

何勁如先是來了一個白眼,轉而哼了一聲,“產業園這幾年我什麼時候嗆過你,市裡都快把你當資產了!”

孟強強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