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盤湖的近海養殖傳來重磅訊息,基於目前海洋牧場的狀況,發改委正研究著打造一體化運作。
三年以來,海洋牧場在盤湖沿海得到了長足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以這種方式創業。
只是今時來看很多運作方式已經不能稱之海洋牧場,不過是一些深水網箱在裡面養生蠔,規模很小盡是細碎網點,使得整個產業頗為分散。
盤湖的意思很明瞭,尋找集團化運作的大企業對海洋牧場進行集中運營,把片區連起來齊步走,更新養殖裝置、增加人工魚礁的投放,從而大量擴充產能。
同時利用大企業的渠道廣播銷售端,讓水產走向更遠產生更高價值,這便是一體化運作。
對多數養殖企業來說,人們樂得如此,更是有些人瞄準了這種趨勢,建立網箱等著被收購的一天。
這和很多創業的外賣公司是一樣的道理,雖然市場最終只會屬於那幾家巨頭,但要拓局也得萬花叢中過。
然而對郭鴻遠來說,可謂無妄之災,12年至今,海洋牧場包含了他的全部心血,耕海牧魚被他視為紮根於此的人生事業。
在當下大大小小的企業中,他所做的也是最出色的,不僅規模最大還有同興的銷售渠道,肉眼可見一天更比一天好,甚至他已經先動了收購幾個周邊小牧場的心思。
當然,沒有人能強迫他必須出讓,但若堅守於此就成了“釘子戶”。
更重要的是,一旦巨鱷馳來,他如今的局面就已經是天花板了,這條本是廣袤前景的路,自此濃雲蔽日,再無晴朗可言。
郭鴻遠無計可施,忙不迭來同興找胡殊同商量辦法。
這件事對同興來說也關係重大,一直以來胡殊同對郭鴻遠的海洋牧場頗為上心,可以說自打還在襁褓中就開始籌劃獻策,這一路的成長都看在眼裡。
近海養殖產量足、種類豐,且不像遠洋捕撈那樣市場客群更固定,參貝魚蝦各類水產屬於大眾消費品,所以才有藍色糧倉之名。
而且胡殊同也寄希望於郭鴻遠能不斷拓開局面,這是同興水產銷售的大補充,如果失了這個貨源,同興的銷售體系也將失去重要一環。
見面時,郭鴻遠顯得非常急躁,“胡總,同興和鯤海能不能想想辦法?這是塊肥肉,鯤海不可能無動於衷吧!”
郭鴻遠深知形勢,盤湖主張的一體化運作沒有人能拗得動,既然跑不了被收購,納入鯤海的體系無疑是最佳之選。
別的不說,同興在鯤海面前有不俗的話語權,說不定能爭取出類似子公司那樣的獨立運營,自身的發展就還有空間。
其實在他來之前,胡殊同已經接到賀群的電話。
“鴻遠,鯤海確實準備要動,我這邊也要做相應的配合,你先不要太急.”
“太好了!”
郭鴻遠登時眼前一亮,“胡總,我的牧場完全具備獨立運營的資質,裝置都是一流的,技術上有同興的幫襯。
而且像你從前所說,我也帶動了漁民收入,還建立了觀光村!”
可是說著說著,他卻愈發看到胡殊同黯然的神色,但郭鴻遠還是不肯停下。
“胡總,我的牧場可以納入鯤海的體系,貨也可以放在鯤海的埠。
但是沒人比我更清楚他的新局面大局面,給我一點點的運營權,其他任何事都會配合。
以您的大能耐,我的牧場能不能區別對待一下.”
這一句又一句“我的牧場”,聽得胡殊同五味雜陳。
“鴻遠,如果鯤海能夠拿下,我可以保證不動你的牧場一分一毫.”
“什麼如果,什、什麼意思?”
“我們的對手很強大.”
郭鴻遠先是愣了愣,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