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歡講了不少基建的歷程,而在胡殊同的內心,又何嘗沒有一面冷鏈的時間牆呢?它沒有那麼宏大,更沒有那麼多的昭示,但它的變化同樣真實與深刻。

回溯起來又是長篇大論,然而放在此情此景,就好像一地的金箔看誰貼得更多,毫無意趣。

“侯總,沒有人會否認基建給這個國家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冷鏈這麼多年的進步也沒有讓人失望,那片土地可以做水泥廠,也可以做冷鏈園.”

侯歡不禁一笑,“要我說胡總的格局還是小了,基建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冷庫,一個冷鏈園能給基建帶來什麼?當我們把更宏觀的事情做好,它就能像雨潤萬物一樣給每一個地方帶來改觀,這可是普世性的東西呀!”

“侯總,我們國家還沒有實現真正的工業化,但又別無選擇融入到世界的資訊化程序,第二第三階段的商業文明,在我們國家的程序就像左腳之後就要邁右腳。

我們沒有發達國家的漫長緩衝,所以我們必須把很多事情同時考慮,包括看得見的、看不見的.”

這話讓侯歡的神情顯得有些遲滯,因為對方的話比自己剛剛所言的高度還要高上幾分。

胡殊同沒有和他談新鮮蔬菜水果的儲運問題,沒有聊冷鏈園區的意義所在,也沒有聊大大小小的民生問題,你既處處高瞻遠矚,誰還不會說幾句大格局大時代大商業文明的話?

“如果你把冷鏈僅僅理解為冷庫和冷藏車,僅僅把它看做固定的大冰櫃和行走的小冰箱,未免太狹隘了。

要是硬體做好就能把冷鏈做好,那是我胡殊同和所有行業人的夢寐以求。

現實是冷鏈的標準化還在細化,冷鏈的資訊化還在探索,從現代物流規劃、食品工業振興、四萬億國十條、冷鏈國八條中,處處可見資訊、軟體方面的支援,這些遠遠不是基建所能直接帶來.”

“政策的支援、行業的奔赴,無不在證明著,冷鏈人所走的也是一條正確的路,既然我們都在做正確的事,侯總為什麼一定要比出一個高下呢?”

這一句句話讓侯歡清晰地意識到,眼前人在一步步“收復失地”,他在掀飛剛剛被扣上的帽子,順勢還給自己遮瞭望眼。

他很討厭這樣的“反向灌輸”,聽上去頗是有底,實是讓人興味寥寥。

他正要開口,胡殊同容他開口,他卻沉沉緩緩滿目斟酌,那就別怪胡殊同步步向前了。

“侯總,復興才是我們國家最大的使命,南水北調、西北天路、棚戶區改、保障住房和農超對接、菜籃子工程都是其中的一環,憑什麼一座水泥廠就能把冷鏈園壓得喘不過氣呢?”

“你可以告訴明大,我胡殊同不識大體,也可以昭告你們的基建領域,說我同興不識好歹。

但你做結實的牆壁,我做豐盛的餐桌,同樣是千家萬戶更殷實的事,你又何來的優越.”

侯歡心念電閃,坤宇把同興的履歷刨了個清清楚楚,但卻從來沒有人研究過胡殊同這個人,此時看來,你有龍騰畫卷、他有虎踞雲幡,更是在言語間透析了諸多可能。

望著此刻的胡殊同,侯歡感受到了一種真正的英氣,一種久經多歷之後的毅定,同興之騰達,達在這個主心骨!

許久之後,侯歡才開了口,如此重要的洽談他儼然是做了多手準備,雖然沒想到真的會來到這一步,但這也成了當下最重要的砝碼。

“胡總,實際上對坤宇來說,同興和春融沒有區別,有些話不妨明說了,只要你放棄給那什麼豐梁做業務,坤宇能給春融帶來的,將立馬歸於同興。

那二號地一定是你的二號地,我們可以商討關於同興融資方案.”

“豐梁已經是中標方,同興既然選擇和他合作,自然是有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