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同!拂曉成功了!”
欒平欣的語氣,帶著胡殊同從未聽過的興奮,甚至還有一絲顫抖。
聽到這五個字,別說欒平欣,連胡殊同的臉頰都麻了起來!
別看這區區五個字,背後蘊藏著無盡的沉暗與沉暗中的砥礪而行。
“拂曉”是螺桿式製冷壓縮機,我們國家於1976年聯合設計並生產出第一臺噴油螺桿式製冷壓縮機,但與國外相比差距巨大,這二十多年一直在改進。
相比最老牌的活塞式製冷壓縮機,螺桿式壓縮機結構簡單、易損件少、容積效率高、排氣溫度低且可以實現製冷量無極調節。
近些年來,國外品牌接連在華建廠,在中國的土地上、用國人的勞力掌控霸佔壓縮機市場,牢牢攥著核心技術,形成十幾個國外大品牌角逐的局面。
而拂曉,是我們的民族品牌!
這是國產壓縮機競爭力的發軔,未來無論多麼激烈的競爭環境,我們都將擁有一席!
拂曉還不是最完美,但差距上已經有了質的彌補。
拂曉採用新齒型型線,效率比標準型線提升10%;新型油分離器分油效率達到%,媲美國外一流產品;內容積比方面,拂曉一改只能讓客戶做選擇題的三種滑閥,而是開發出手動內容積比可調裝置。
對於更實際操作的控制功能,採用智慧微機控制系統進行冷量調節,避免過多人工干涉,做到機電一體化。
更讓人欽佩的是它的誕生過程,這些複雜的工藝技術,缺一不可,但只要有一項不成型,拂曉就還是永夜。
而這也正是欒平欣之苦,她和團隊每天都在努力,每天扎身在實驗室,但她很多時候都看不到黎明,也無法預測那一天到底什麼時候來,這樣的堅持並不容易。
舉個特別通俗的例子,人們為什麼喜歡嗑瓜子,因為每嗑一顆都會得到味覺的滿足感,會激勵著去吃下一顆。
但很多科研一線的人,他們很多甚至一生都得不到成果的激勵,但他們還是會做下去。
“殊同,我現在特別想見你.”
欒平欣有些哽咽了,胡殊同也淚溼眼眶,雖然相隔千里,但此刻欒平欣的音容就像在眼前。
這個要強又倔強的姑娘,回到一個人的小角落與自己通電話,哭與笑都不用掩飾。
這是欒平欣生命中值得紀念的時刻,從實習到如今,拜冷四年,終於磨出這一劍。
當拂曉面世,胡殊同內心的不忍顯得更加濃烈,欒平欣不像自己,一個方案做出來就有一個方案的反饋,一個任務完成了就能卸下包袱,這綿綿時日,內心煎熬卻默默難語。
正在這時,胡殊同忽然聽到了那八音盒的聲音,清脆的藍色多瑙河響了起來,一下子,胡殊同的心都跟著到了遠處。
他用肩膀夾著手機,開始收拾起來。
這方案那方案,都拋之遠去,這難題那難題,都不能和眼前相比。
“對不起平欣,我最近太忙了,但凡事情少一點,我一定會去找你的.”
“一點都不稀奇,所以當時我才讓你送我這個.”
“那我先掛了,明早我給你打電話.”
“拂曉這個月底就開始量產了,試機過程可是累死我了,忙你的去吧,我也該好好歇歇了.”
“明天要早起,一懶下去就收不住了.”
“非要懶幾天!掛了!”
欒平欣住在離集團不遠的一處老式樓,四棟五層小樓環繞一箇中間的小廣場,花壇裡盛開著迷人的紫丁香,腳下是一塊塊踩了多年仍然有力的石板。
電話響起後,欒平欣來到了陽臺,她先是眼睛一大,而後便抿起嘴來透著一抹甜蜜的笑意。
他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