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胡殊同將三區規劃案交了上去,方案本身胡殊同是極有信心的,但南郊的經驗又告訴他這種事情沒有十拿九穩,這項工程離執行畢竟還很漫長,變數難測,看得上看不上,都留待日後再說了。

偉輝的技術會議,經過技術部門同事的論證,順利透過了輝馳的製造方案。

不過這仍是一件漫長的事,偉輝先要引進流水線、重新梳理供應商,更重要的是,資金方面的問題錢國偉還要和家族週轉。

自打從梁戶莊回來,胡殊同便沒有和老師見過面,為了網站和資料庫,龐師友四處奔走聯絡,事情遠不是當初預想的那般簡單。

新一輪的禽流感從年初爆發,到年底也沒有停息下來,國內外都有死亡病例,不久前他又聽說,老師正在配合檢疫部門做活禽活畜的檢疫條例。

前有瘋牛病、後有禽流感,活禽活畜的運輸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

一個平常的午後,映著冬時和煦的暖陽。

胡殊同突然接到了雷小溪的電話,對方一開口,便讓胡殊同有些不解。

“殊同,你手邊上有沒有青巖地圖?”

“雷處長,什麼事?”

“有沒有地圖?我們看圖說.”

雷小溪的語氣有些急躁,胡殊同翻了翻,沒找到青巖市的地圖,卻有一張青寧省長寬一米多的大地圖,其上標註詳盡,應該夠用了。

“地圖有了,是什麼事?”

“青巖市北,國道和青盤高速交匯那裡,看到沒有?”

“牛家鎮?”

“你那是什麼地圖!你往牛家鎮西邊看,有一塊190畝的土地.”

胡殊同皺著眉,指望從一張省圖上看到190畝,對他來說有點難度,“雷處長,我看到了,一畝不差.”

雷小溪連哼帶笑,“殊同,這塊地政府打算來做試點工程,我覺得是個好位置,你那邊有沒有什麼想法?”

一聽這話,胡殊同便不淡定了。

他稍稍往後退了退,看到了更全貌的格局,儼然可以說,這是一塊寶地!

先說區位,此地屬青巖市北原區,距離青巖市中心直線距離應該在三十公里左右。

再說交通,國道與高速交匯處素來都是八方騰達之地,此地向南可直驅盤湖再到盤渚,藉由中間樞紐便捷可達隆山、明江兩省。

國道、縣道向左向右聯通青巖市北各縣,是不折不扣的黃金十字路口!

更重要的是,胡殊同一眼望去,周圍皆是蔬菜大鄉大縣。

東連松原、平丘二縣,蘿蔔南瓜豐產之地,西接鴻城、慶秀二縣,豆類葉菜品種繁多,北通徐甸縣,是山藥蓮藕大戶。

這又是青巖市北的黃金三角架!

片刻之間,胡殊同心念電閃,從地利上來說,這就是一張現成的網。

在胡殊同視界的渲染下,這片土地的意義更加不可估量。

“殊同?殊同?”

“雷處長,我在.”

“你倒是有沒有什麼想法?這塊地可搶手著呢!”

“當然有,這塊地沒有什麼比做物流更合適了.”

“問題在於,你願不願意做?”

胡殊同沉默下來,但片刻之後,雷小溪又開了口,“政策上也在支援物流,以你的資質可以申請到無息貸款,只是這塊地也面臨著試點競爭,要想拿下還得拿出點你的本事.”

這不是一個輕易的決定,沒人能瞭然此時此刻胡殊同內心的翻覆,走不走這一步,關乎胡殊同的一生,它決定了一個人的活法。

雖然他從前有過無數設想,但當這一刻真正到來時,還是讓他忐忑不安,因為雷小溪的這個電話,過於始料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