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殊同攙著龐師友到臥室睡下,很快便傳來輕微的鼾聲。
夜漸深了,胡殊同坐在沙發上,目光顯得有些呆沉。
每當人們說起老屋、小屋的時候,不是記錄著過去的溫情歲月,就是演繹著當下的融情時光,可是在這裡,胡殊同卻深深覺出來一種空寂感。
牆上的掛曆還是03年的,喝的那瓶白酒早在五年前市面上就沒有這個牌子了,茶几一側的報紙,是84年女排奪冠時隔網扣殺的畫面。
和很多人一樣,胡殊同的意識裡,想起來老師的工作之餘,多數都是樸素這樣的字眼。
直到今時他才知道,這原是個與過去黏在一起的空巢老人。
後半夜了,聽著老師熟睡的聲音,胡殊同來到門外,坐在那兩盆常春藤中間。
夜有微風,撩動著枝葉莎莎,幾隻家貓在對樓間跳動,稍有一點碰落便掩起聲來,匆匆回到各處不敢再躍了。
“我們的聯盟”,這五個字像復讀機一樣開始在胡殊同的腦海盤旋。
不似從前有知而不定、當行卻躊躇,胡殊同徹底打定了聯盟一事,不遺餘力貢獻自己的能量,學術圈子、企業之間,明江與青寧,動員起這麼多年所結識的人,去串聯更多專家、更多企業主,讓每個人的人脈與人脈匯洪流。
與此同時,一個又一個名字浮現出來,他們漸漸聚在一起,在胡殊同的心念中聲勢勃然。
他知道,那樣一種雄渾與毅定,老師有著更加充分的準備。
天南地北的老前輩們、新一代的中堅們,他將在更大的層面聚合那些投入在冷鏈中的人。
許許多多和胡殊同一樣的創業者們,許許多多推動行業進步的建言者們,許許多多儲藏和運輸的技術強人們,組立起一個龐大的實體平臺。
讓人與人更近、點與點更密,解決冷鏈的高成本,既符合企業主的利益,也能讓田園離餐桌更近!
走一條真正的同赴之路,與同道共襄舉、與春秋共崢嶸,念及此處,讓人“有恃無恐”!
……
同樣這個夜色如水的晚上,梁祿坐在梁戶莊村口的大石碑前。
他的內心電閃連連,想到一些事的時候,隱隱會滲出冷汗。
目中透露出的,有時是忐忑有時是惶恐,在某一個剎那還有著幾分寒厲。
他發現自己錯了,一直都錯了!
這年頭不是貨說了算,而是腿說了算,那些攤手有車、攥拳有庫的人,才是這個行業真正的話事者!
當他看到一輛輛南郊的車從梁戶莊拉走水果的時候,用比第一茬上市還要低的價格拉走水果的時候,十里八村的果農還感念感善的時候,都是永生難忘的一幕幕。
果農囤貨被人說成囤積居奇,遠路差價被人說成異想天開,外人說的、村裡人說的,口水快要把梁家淹沒。
他感覺到多年積攢下來的聲名,正在崩塌,他也意識到,從前的爭強好勝用錯了地方。
村口風烈、黑鴉擾人,枝頭映在月上,總也消不去殘影,那月亮耿硬不走,雲也離離繞繞懶得遷就。
想著想著,不知何處來的一絲意會,讓梁祿突然覺出幾分萬幸,見他猛然坐直,彷彿一瞬間疏通無數。
換一個角度,他發現這不是教訓,而是提點!
冷鏈走過了最為黯淡的歲月,較過氨氟氧氮這些真章、庫裡和路上漸漸有了準繩,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況且,隨著電商的瘋狂突進、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和不斷的政策出臺,冷鏈正在成為這個時代最為迫切的需求!
他不能被這個旺盛的時代拋棄,他也要做話事人,去競爭屬於自己的局面,有車有庫才有機會匯入這洪流,才能把持流向、昂立潮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