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巖市將於今年第二季度全面啟動“食品安全生產季”,這項工作由衛生部門與監督部門聯合發起,將對市區以及下轄各縣的養殖種植企業、生產加工企業、倉儲配送企業進行質量督檢,並分成十一個安全生產小組進行安全培訓。

這無疑是一項大工程,十一個小組要深入各縣,領隊都是相關部門的公職人員,但小組的組成人員緊缺。

關於這方面的人力,上面最終號召市內的各大生產企業、物流企業拿出一定的名額外派專業人士,負責安全培訓流程等各種細節,配合安全生產季的全面落實。

同興被分到了八個名額,一時讓人們隱隱不安。

人們都知道,以胡殊同的作風,一定會派出有安全培訓經驗的過來人。

無論業內還相關部門都知道,同興擁有很多優秀的行業人才,這樣無論對培訓內容的落實,還是同興的形象都有好處。

但這種事和“下鄉”差不多,自然是誰都不願意去的,更加擔心一走就是三個月,回來之後自己的崗位出現變數。

不過在隱憂之餘,人們也都生出幾分其他的念想,近年來明大青字號兩幫人私底下較勁,但胡殊同從未表過任何態,但人們知道對於那等強人來說,他不可能沒有覺察。

這一次的外派,到底派那一邊去又或者是怎樣的組合,一定能讓人們窺得一些東西。

然而會議上的景象,直接讓人們不用窺了,出現了在人們看來最不可能的景象!

本以為這是一場圍繞著外派大量展開的會議,然而胡殊同只是在開頭提了一句,接下來則是各項外拓事務的新一輪安排。

就是提著的這一句,讓人大跌眼鏡,胡殊同把外派的事直接交給了蘇幕。

自打人們認識蘇幕,那張老成的臉上從未像現在這樣面紅耳赤,那是一種極度尷尬而催發出的火燙毛孔。

蘇幕來辦,事情就簡單了,青字號各個口的精英,動任何一個人最終都會演變成他和楚立河之間的協調。

距離名單落定只有一週多的時間,不僅落實起來複雜,保不齊還會在內部把事情鬧得不體面,這是蘇幕不願看到的。

所以,他只能從明大的人入手,這一批被抽調出去之後,明大在同興就真不剩幾個人了。

可以預見的是,青字號新的實習生還會不斷湧入,老人們一層層往上升,等明大的這些人回來,什麼光景誰都說不準。

這種無法解釋的事,不由讓在場的很多人都懷疑,明大的人和胡殊同之間一定有著他們不知道的事,說一句胡殊同要讓青字號的人全面接管同興業務也不為過,他彷彿在一步步“去明大化”。

到底發生了什麼?無論怎樣,胡總乃是同興的明大第一人啊!

有些同情是為了滿足優越,有的人居然開始同情起來蘇幕,這個勤勤懇懇最是顧全大局的人,就這樣被一瞬剪去了一半羽翼。

與此同時,也讓人們心有寒慄,這悶悶不多話的胡總,用起手段來當真夠絕夠狠,不免也都聯想到自己身上。

深夜時,胡運同輕輕敲了敲胡殊同辦公室的門。

“哥,我想和你聊聊.”

“進來坐下說.”

胡運同坐在沙發上,他發現哥哥的辦公室不知何時變得華貴了許多,牆上的畫重新裱過,書架從原來的合成板變成了褐色原木,就連從前的小圓茶几都變成了佈滿了饕餮紋那樣的矮墩子茶桌。

胡殊同把筆放下,轉過椅子看向胡運同,“怎麼扭扭捏捏的,想說什麼?”

“哥,我覺得你不該這樣做.”

“哪件事?”

“外派的事.”

“哪裡不妥?”

“你不該這樣對蘇叔,他跟了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