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汶川縣,是州第一蔬菜大縣,亦是全省無公害蔬菜基地,農業部批准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全縣農民的收入有40%來自蔬菜。

汶川蔬菜第一季在五月份開始上市,地震阻斷了汶川到成都的近距離交通,蔬菜想到成都由原來的140多公里增加到800多公里,三分錢一斤的運費直接變成兩毛多,運費佔了菜價一半。

千瘡百孔的災區,災後重建的過程中,不僅要有對新家園的信心,還要給予受難同胞當下經濟來源保障的信心。

於是乎,一場全國範圍內的“蔬菜運銷大接力”轟轟烈烈展開了!

除了對口援建的省份,全國多個省份都在積極採取措施,除了燃油補貼、交通補貼等,為了延長蔬菜的保鮮期、緩解密集性運輸壓力,果斷在災區建立冷藏裝配庫,並以初加工的形式提升蔬菜品質,幫助汶川蔬菜運銷全國。

各地還出現了免收災區蔬菜進場費,免收租金專供銷售汶川蔬菜攤位的形式。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冷鏈企業加入大軍,企業與政府的配合、企業間的協調,既解了燃眉之急,也讓菜農更放心種植下一季、下一年的蔬菜,保障生活來源。

應急冷鏈的初探,由此也真正被重視起來,針對突發事件需要更高質量、缺乏安全條件的環境,冷鏈物流該是怎樣的應對之策。

如抗震救災初期的大量血漿,禽流感等突發衛生事件時需要的大量血清、疫苗,批次小、批次多,食品方面的緊急調運,往往又是批次大、批次多,這又是一條缺乏搭載平臺、缺乏裝備的冷鏈細分之路。

但不管怎樣,冷鏈在全國範圍內的勢頭已然愈發洶湧,不久之前,第一場中國冷鏈高峰論壇舉辦,這是行業裡第一次以“中國冷鏈”開頭的論壇。

回首這多年來,亂象與困局不知何解,門前雪與瓦上霜乾瞪眼,我們終於迎來更高層面的行業研討,這對行業整合、技術應用、體系建設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這第一場峰會,不出所料地聚焦“食品安全技術”,這項探討的本質就是“餐桌上的問題“。

這麼多年,我們見了太多觸目驚心的食品問題,檢測技術、保障技術的應用早該有全國範圍內的議題研討。

災區的重建剛開始,奧運的鐘聲已臨近。

預計奧運期間,各大企業將為超過30萬的各國代表團、工作人員、新聞媒體以及超過千萬人次的現場觀眾提供餐飲服務和食品保障,供應總量近萬噸。

同興做了最後的動員,匯同全國428家食品供應企業開啟供奧之路,這是食品行業的奧運之旅。

八月八日晚8時,胡殊同坐在電視前看了一場無與倫比的奧運開幕式,東方大國驚豔世界。

那動人心魄的缶、那金色的腳印、那筆端畫卷的文房四寶,太古遺音、丹青流淌、千里江山、中華禮樂,每一瞬都將永遠烙在人們心間。

這一場全民狂歡舉國盛事,對同興這等供奧企業來說卻無心觀看精彩的奧運賽事,在他們的心裡只有一件事,每天聽取駐奧工作組的彙報、檢視供奧食品的各類資料表。

對他們來說,0就是全部,零汙染、零投訴、零事故,讓一切關於食品安全的指標為零,就是最大最大的滿足。

這是每個人心中的大石,不到奧運閉幕那一刻永遠不會落下。

但怎也不曾想,就在這個時候,胡殊同接到了姜志鵬的電話。

他沒有在第一時間接電話,而是怔怔望著手機螢幕,胡殊同有一種不詳的預感。

因為奶源的問題,他已經和姜志鵬鬧得很僵,去年年底至今沒有任何聯絡。

同興和青緣也斷了所有往來,青緣撤回在同興的專用貨架時連聲招呼也沒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