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巖市之前已出臺雙百市場工程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辦法,對騙取、截留、挪用等非正當使用專項資金的行為,按《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論處。
這次大幅偷工減料的問題很快有了定論,不僅資金被追回,並責令停業整頓,且在今後失去申報專項資金的資格。
處罰雖如此,但這件事放在幾個縣級農貿市場中,又有其特殊性。
它們是市北乃至青北二十多年的老農貿市場,不僅有地利之便,還具備一定規模的輻射,多年以來菜農對其依賴程度極高,若是任由其自主整頓,不知要到猴年馬月。
之所以有這種擔憂,歸根到底還是經營不善的問題,落後的設施、粗放的方式,已遠遠跟不上形勢,縣裡面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這次資金落實得非常及時。
針對這件事,各縣都做了具體討論,最終的解決方案出奇一致,他們打算與這些農貿市場主溝通,以承包的方式讓出農貿市場的管理權,轉而由市裡認定的重點物流企業入主調配。
如此一來,便會有企業資金注入,改造也就成了企業內部的業務,地利猶在、事不緩圖,根除積冗、顧及民生,怎麼看都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除了曲家營,其他三家經過多次疏通之後,事情基本確定下來,談了三番五次無非是一個價格的問題。
接下來的事,則與公開招標相差不多。
然而事情進展到這裡又出現了難題,誰都知道這樣的老舊農貿市場是爛攤子,想把它們做好,遠不是祛瘀拔罐這類的事,得是洗髓伐毛般深入整肅,這裡面要填的錢比承包費要可怕得多。
說起承包也是人們憂慮所在,承包準確地說是“承包經營管理”,農貿市場的法人地位不能變更,且對經營範圍有決定權,這就勢必要與那些老主子們打交道。
而那些人無不是讓人敬而遠之的傢伙,說出去各個都是闖蕩二十多年的老菜霸,什麼丸子爺、平頭羅,這些名字都自帶青北蔬菜老江湖的印記。
承包他們的場子,最先想的不是怎麼把市場整飭好,而是要掂量掂量如何與這些老油子打交道。
但這對同興來說不是大問題,因為李盛龍認為此舉可行。
胡殊同準備下手了。
對外而言這是同興的一線農產品基地,但在內部,它們的職能與前端裝配庫無異,不同的是,依靠它們多年既有的影響,這一次是真正把田間二字做足。
這三家屬於初試,一旦收益成效顯著,同興的一線佈局就將遍地開花。
這也是平穩的過渡,農貿市場主拿到該拿的,菜農該往何處還往何處,至於給了同興多大的底力支撐,恰恰是誰也看不到的,最起碼在這個招標環節,是人們不曾預料到的。
這也意味著同興的二期規劃案有了新的落腳點,在決意承包這些農貿市場的時候,胡殊同對已經落定的方案再一次動刀。
這在他的個人意念裡稱為“大雙百”,雙百是指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沒錯,胡殊同這一次都想拿下。
無形間,一個大局面疏通了,雙百、物流業振興、擴大內需,在這個時代當口若還是分開來想,那就太低估政策的組合拳了。
做樞紐、拉消費,物流跑起來、冷鏈火起來,才是精髓中的精髓。
不得不說,此間有一些胡殊同意料之外的事,沒有農貿市場的妄為、沒有縣裡的出面干預,同興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拿下承包權。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青北這幾家農貿市場所做的事,讓很多同行不齒。
然而在青南那些成功申報並改造的人看來,事情滿是蹊蹺,敢這麼動專項資金,而最終又被承包,隱約間透著一個局,細想來還精妙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