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李盛龍說著這些,胡殊同很快便抓住了重點。

“龍哥,他們的改造方案你可看到過?”

李盛龍搖頭道:“都用蠟印封著,說實話我要是看到裡面寫了什麼,也就不至於這些天靜不下心來了。

當時想著幫遞一下也沒什麼,不找我也會找別人,最多是慢一些而已.”

胡殊同看來,這幾個人此時向上提報改造方案,很合時宜。

坐不上雙百市場的車,但不妨礙乘這一股東風,做不得國家標準的大型市場或企業,但同樣可以得到政府的扶持,因為他們關乎一線的民生問題,這也十分符合國十條的精神。

農貿市場的變遷之路是時代發展的真實縮影,世紀之交是它們最輝煌的時候,後來在03年左右整改了一波,但此後的生存狀況愈加堪憂。

尤其是產地型的批發市場,隨著全國渠道逐漸開啟,被嚴重分流。

產地批發市場很大的一部分單量便是直供菜市場,本質上同興與大林漁業的合作也屬於這個範疇,同興以較強的運力和倉儲能力把魚從盤渚帶到青巖市面上,相當於實現了產地從沿海到內陸的遷移。

但各縣的批發市場的渠道過於單一,菜市場打噴嚏,農貿市場就會感冒。

而且這年頭,去菜市場買菜的人越來越少,大街小巷的蔬菜店、水果店、肉店以及綜合超市,無不在搶菜市場的客流。

甚至於,路邊攤就能解決很多人的三餐問題。

這讓胡殊同不由思忖起來雙百市場的下探問題,以及它的某種新可能,為什麼很多農貿市場的菜只能到菜市場?要知道,超市商店都要有穩定的貨源供應,農貿市場為何不能分到這杯羹?照當下這種事態發展下去,產地農貿市場大有幾分坐吃等死的意思,局面打不開最終都會算到菜農頭上,除了價格還有挑肥揀瘦。

但批次性產地農貿市場的橋樑作用,是不會被取代的,跳出老舊的經營觀念,它仍是聯通上下游的快艇。

所以,改造正當時,改造的也不僅是基礎硬體。

望著胡殊同的神情,李盛龍心知這傢伙又盤算起硬東西來了,實際上這位龍爺之所以和胡殊同走得越來越近,不僅是因為當年幫忙囤蒜的事。

時代大勢什麼的,李盛龍想的不多,但變化快是打眼可瞧,這果腹的營生要是還人為的強行照搬老一套,拿這樣的東西打江湖,那是要出大事的。

而同興,一邊把菜農的營生安排了,一邊自己也把錢賺了,門口一個個大授牌,把名兒也拉響了,讓人發現屬於這年代的大路子,他走得一路陽剛、充滿底力。

所以很多時候,他很欣賞胡殊同。

“龍哥,現在提改造方案正是時候,這個當口改造空間大其實也是一個籌碼,因為這些農貿市場的位置很難被取代,民生改造必然繞不開。

曲家營我很瞭解,八年前它購置的幾臺冷風機,那已經是距離現在最新的物件了.”

“如果能從上面得到一部分撥款,裡面起碼能多一個預冷大廳,還可以引進簡易流水,對一些蔬菜水果進行初包裝,外面也能修繕起來,包括大環境,僱一些剷車清一清爛菜山也是好的.”

李盛龍夾著菸捲歪著脖子,煙霧騰起嗆了眼才直起身來,對胡殊同的這番話毫無反應。

“既然他們說青南已經有成功的先例,只要改造方案做得不要太離譜,這更棘手需改造的地方,理應讓人樂觀。

所以我才沒有明白,你在擔心什麼?”

李盛龍話到嘴邊又收了回去,有些話很尖銳,但在胡殊同面前提與不提無關緊要,“殊同,你只需知道我有擔心就是了.”

胡殊同點點頭並不追問,李盛龍又道:“這件事我提前和你說了,你先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