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湖漁港這項曠日持久的工程終於來到了尾聲,鵬程建設的施工隊伍、管理部門接連撤場,只留下一個收官小組進行著最後的對接工作。

盤湖漁港,無疑將在餘大軍的個人履歷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在鵬程建設的未來更加讓人值得期待。

不僅因為過往的成績,更因為大基建時代背景下,他必將成為那一批弄潮人當中的一員!

胡殊同來到漁港,在此之前他打了幾個電話,卻沒能得來什麼準確的資訊,漁港上下看不出有什麼異常,冷鏈物流那邊走得很順暢。

包括餘大軍也說,物流區那邊的人非常認可胡殊同,說句馬首是瞻也不為過,這不正是胡殊同想要的嗎?

可除了去年見報的那些事,胡殊同從未耕耘過這裡的事,緣何自己被捧抬到這等地步?

胡殊同來到企業進駐的現場,一如曾經的規劃,冷鏈物流區被規劃成了露天作業區,旁邊是一棟三層高佔地卻不小的樓,但外面的那個掛牌卻讓胡殊同皺起眉來,只見那上面寫著“漁港經濟區第三方物流中心”。

在一樓翻著入駐企業名錄以及早前招標函等公開性的資料的時候,有人走上前來邀著胡殊同上樓而去,彷彿人們都知道今日胡殊同會出現,僅一刻鐘的時間,各企業在漁港的負責人便都湧進了會議室。

胡殊同像一個前來視察的領導,有一人畢恭畢敬站在投影前為胡殊同講解起來,“首先允許我代表所有入駐的冷鏈企業,感謝胡總一直以來的付出.”

那人一個鞠躬,引來滿場掌聲,胡殊同欠了欠身連連示意,強行把自己定在椅子上。

“胡總,根據您的指示,我們五十二家企業的冷藏車已經排程完畢,一共有兩千二百輛隨時可以進發,另外我們向各地方部門申請的盤湖漁港合作商流通補貼都開始啟動。

這是我們針對四大水產城規劃的供應方案,您若覺得可行我們明日就上報規劃委.”

胡殊同抬目看去,眼前的景象讓他有一種恍惚感,鮮豔的四個色塊代表著四座水產城,兩座在盤湖漁港的正西方,另兩座一個在西北一個在西南,距離都不超過500公里。

它們像漁港外的四個小圓心,輻射出四個圓,分撥著盤湖漁港的魚。

“你剛說補貼的事,要多久才能落實到位?盤湖這邊的動作呢?”

胡殊同憑著猜測問了出來。

“胡總,多虧了您的爭取,盤湖漁港按里程付我們額外補貼,力度之大行業少見,目前已經在走流程了。

我們也在內部做過調查,畢竟是供應雙百市場,地方部門也會相應給予補貼。

這一來,我們一趟貨兩項補貼,況且還有盤湖漁港合作商這個名頭,這以後接其他生意都更有底子了.”

在座的都是各企業的漁港業務的負責人,而非企業的把手,這般描摹無限前景的時候,沒有人注意到胡殊同的臉色已然鐵青鐵青。

而前後一貫穿,又讓他心生憤怒。

四大水產城,爭雙百市場的水產城,兩千多輛冷藏車,國內罕見的洶湧運力,兩大高額補貼,向利而行。

一切看上去,都毫無問題,這不正是漁港外運最該有的寫照嗎?

“事情暫時停一下,各方面都停一下,大家等我最新訊息.”

既然人們還聽自己的話,胡殊同最後交代了一句,而後他便立時離開了會議室。

……

傍晚,還是那棧橋,胡殊同見到了郭祥旭。

郭祥旭沒有想到,胡殊同一開口便頗為尖銳。

“郭總,一個雙百市場,國家的補貼是幾千萬來著?”

郭祥旭搖頭苦笑,“胡總為何這般氣色,為了成就你的聯盟我可是煞費苦心,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