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了最後的綠化階段,年後三月走貨出港,那裡大概有四五十家外運企業,我想盤湖那邊你的熟人也不希望貨走亂了,就算是你被當刀使了,那也是一把碧玉雕龍鏤金刀啊!”
胡殊同嘖嘖幾聲,多日不見黎博士一開口都玩上兵器譜了。
有些事黎舟尚且知曉,更不要說胡殊同了,漁港那邊確實有人在揹著他呼動著什麼,而這個人,跑不了郭祥旭。
猶記一年多前,郭祥旭就透過媒介做了不少鋪墊,一度讓自己立於潮頭,那時胡殊同看到的是滿滿誠意,是對苦研多日方案的一種報償。
郭祥旭也深諳胡殊同所想,以此為外運企業內部合作做了鋪墊,也賦予了胡殊同更大的號召,讓今後的四通八達有了資源聚合的可能。
局面是胡殊同希望看到的,但事態的發展卻一步步偏向了極端。
這也讓胡殊同意識到,漁港之行不能再耽擱,他發覺到一股無法控制的壓力在大力推進,事情並非從報紙上的號召人變為現實中的牽頭者那麼簡單。
甚至他湧現出一種身份證掉落,被人撿去各種冒用一般的詭譎心念。
回頭一想,黎舟剛剛似也話裡有話,這個盤湖外運冷鏈同盟,透著些許調侃的意味。
很多時候旁觀者清,胡殊同越想越坐不住了,他必須馬上一探究竟!
二人啟程,路向東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