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胡總,國十條已經在路上,而像你們這樣的流通企業必然會是國十條的終端之一。

從前的檔案多是發展現代物流、加快現代物流,我想不需多久,就會有真正的振興物流了.”

“但願如此吧.”

“不是但願,是必然.”

胡殊同從未見過雷小溪如此篤定,“成天在說現代物流,但到底是什麼現代物流,回頭看看多是避而不談。

如今的形勢,不依賴時效的快遞包裹變得越來越快,依靠時效的鮮菜鮮果卻裹足不前,這就是現代物流的短板.”

胡殊同深以為然,這多年來時常讓人覺得,冷鏈物流不屬於大物流的一部分,它不像物流的分支,而更像是單兵作戰自求多福。

“如果有專項的資金扶持,流通領域一定會下探到冷鏈物流,物流業振興的重點,不是把半年保質期的產品送到超市,而是讓三天保質期的產品走進千家萬戶。

這一點如何實現,無非是建廠、增庫,加強輻射、做好通達,有時候比自身壯大多少更重要的,是你能帶動多少,是否真正擔得起菜籃子工程.”

“我明白了,雷處長.”

“這國十條你若只看第六條還是不夠的,仔細研究研究第八條,你就會發現冷鏈物流不能替代的職能。

三農問題是近年來的重點工作,加大補貼、增加農民收入,一項項惠農政策,在國十條中也在國十條外。

預計補助將在明年全面下達,劃分蔬菜生產標準園,把菜農相近菜園連成一片,每個標準園補助二十到三十萬,培養農民技術骨幹,每人補貼三千五.”

“還有,大力扶持農產品流通企業,對上下游全面流通的企業,新增每千噸冷庫獎勵二十萬元.”

一千噸庫獎勵二十萬,這是胡殊同不敢想象的數字!

雷小溪說得沒錯,冷鏈與三農有著先天的關聯,冷鏈強調的最先一公里,與農民走出去、現代農業走出去分明就是同一條路。

實際上,雷小溪的很多話都是在佐證胡殊同的料想,從前總說冷鏈的春天、時代的機遇,卻往往念不足取。

但這一刻,升騰在胡殊同心間的,從未如此真切可觀。

他心念滔滔,霍然間內心的很多計劃,都可以提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