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聽黎舟一股腦說過這麼多的話,而且這辭色快把人懟到泥裡去了,胡殊同的內心只有二字,解氣!
“你是誰?”
“你是對事還是對人?”
一句反問又把齊振東噎住了,這個傳聞脾氣很爆的人,眼睛裡的血絲更濃了,場面透著一種冷寂緊張中的尷尬,直到他從齒縫中擠出兩個字——
散會!
會議就這樣不歡而散。
胡殊同的內心透著深深的失望,老師辛辛苦苦做的方案連展開探討的機會都沒有。
確實,企業沒有做示範的義務,但若沒有企業的身先士卒,學界對行業的帶動只能是紙上談兵。
當然,不是所有企業都像明赫一樣,大有責任與擔當的企業,可胡殊同不曾遇到,又讓他如何施展呢。
這般尋思的時候走出會議室,忽然傳來熟悉的打招呼,打眼一看正是康興凱,他的旁邊還站著冰能的技術副總劉宇和一支四人團隊。
原來材料裝置溝通之後,緊接著就要進行冷藏車的競標會,寒暄了幾句之後,胡殊同下樓的時候又碰見了另一支團隊,這個團隊的人都穿著藍色西裝,配著深棕色的領帶,胸牌上是純字的標識,寫著“眾樂斯”。
這家企業,胡殊同太熟悉了,去年他在冰能的閱覽室中看到最多的就是這家企業,也被冰能視為此次競標的最大對手,眾樂斯紮根二手海櫃組裝車行業十餘年,堪稱明江省的行業扛把子。
昂然挺拔的身姿、力透脊椎的自信,那種志在必得從現身的一刻就開始了。
胡殊同不由得為冰能捏一把汗,以材料裝置會議的情形來看,明赫選擇冰能整裝車的機率,比沿用老師的方案還要低。
但這一次,胡殊同猜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