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胡殊同接到了康興凱的電話。

康興凱的興奮無以言表,冰能成功中標,數以百輛而計的冷藏車將成為南郊物流園區的行走冷庫!於康興凱個人而言,因為他對胡殊同的全程陪同接待以及對方案的整合,成功升任銷售部總監!

乍一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胡殊同是有點發懵的,轉瞬間又滿心喜悅,連說恭喜的話。

這太難得了,看來去年老師在冰能會議上的推斷甚有先見之明,明赫必定會考慮長途冷運中的製冷效果,南郊這一樁樁糟心事之後,終於有點讓人眼前一亮的操作了。

掛了電話,胡殊同不由在想,明赫應該正是考慮到冷藏車的巨大花費,所以在材料裝置方面壓縮成本,此時討論本與末這些東西沒有意義,起碼這一環是有保障了。

可過了兩天,當這件事不斷沉澱以後,胡殊同卻總是覺得哪裡不對,一時間他又說不上來。

同時,一種讓人很難以踏實的感覺開始籠罩著他……

以眾樂斯龐大的客戶群,有無明赫這一單無傷根骨,但他們很這一仗是怎麼輸的?

且不說強大的價格優勢以及給明赫開出來的專項貸款,海櫃車本身也分高下,眾樂斯可以做到業界最大尺寸的集裝箱,箱體分割工藝成熟,而且還有極為誘人的置換政策。

輸給海櫃車企也就罷了。

怎麼會輸給“價格一喊,讓人哮喘”的冰能?

於是乎,一股看不見的力量深入到明赫內部,眾樂斯動用各種人脈關係,目的只有一個——

得到冰能的競標案!

這本是行業大忌,明赫作為招標方,要保護各競標單位的方案獨立,一旦中標,更不能洩露中標方的技術內容。

而作為投保方,眾樂斯嚮明赫討要中標案,在業界也是令人不齒的行為。

但眾樂斯認定冰能的方案不僅有問題,而且懷疑擺了自己一道,只要事後翻身仗,誰還會揪著事前無底線?

手段多端的眾樂斯,最終牽上了一個明赫技術組的高層,做出這樣的事,這位高層是不可能在明赫繼續待下去了,但眾樂斯給他的報酬,足以讓他沒必要再任職了。

就這樣,冰能原版的競標案,到了眾樂斯手中。

明大外的公交站臺,胡殊同提著一個果籃,今天他接到了小吳的電話,終於允許他去探望老師了。

連日來,胡殊同深念於此,他太想知曉老師的狀況,一日不見讓人一日難安。

正在這時,電話響了起來。

“請問是胡殊同嗎?”

“是我,您是?”

“這邊是明赫技術組,有幾個資料急需與你核對一下,不知有沒有空?”

胡殊同看著手中的果籃,遲疑起來。

“耽誤不了多久,幾個資料而已,核對無誤就好,你在哪裡?”

“那好吧,我在公交明大站.”

大概一刻鐘的時間,一輛微客駛了過來,來人滑開車門,“衚衕學,車裡說.”

胡殊同剛一上去,車立時開動了,駛向不知道的地方,車裡一共五個人,除了一個穿著西裝的,其餘都是五大三粗的漢子。

胡殊同立知事情不妙,“你們要幹什麼!”

那身穿西裝的人抓著一摞材料,呼拉嘩啦翻到了最後一頁,那上面赫然是鋼筆字下的胡殊同簽名,胡殊同驚詫無比,冰能的方案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這部分的方案是你做的吧?”

“是我,怎麼了?”

“那他媽是誰告訴你眾樂斯的車一百公里二十八個油!又是誰告訴你車廂只有三年壽命!你無端詆譭!算個什麼東西!”

“你放屁!我沒那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