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這個東西很久之前就長在了他的腦子裡,落實起來“無微不至”。
不僅如此,貨架、包裝箱、墊木、庫房消毒劑、保鮮膜、保鮮劑等配套附件,在建庫的過程中一同考慮進來,可謂是庫成之日、萬事俱備。
這看上去的平穩順當,胡殊同的實踐彙報材料其實已經寫了十多頁,要做微型庫的示範,更要總結第一個、第一批庫建造過程中的細節問題,這關乎今後落實的效率。
十天之後,第一座微型庫立起來了,不得不說,它在村子裡顯得很驚豔,外觀整潔、衛生大方,像一個特別現代的東西深入到農村,更加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而胡殊同也很有成就感,他清楚這一座庫的意義,更寄望以點帶面,真正實現冷藏的價值。
讓他感慨的還有這段時間的經歷,沒有在老師面前食言,這件事情終於啃了下來,有第一家便有第二家,有第一村便有第二村。
等到水果旺季到來,他相信微型庫會打動所有人,不會看到從田間到家裡那漫長的腐爛之路。
一切,四月底見分曉。
然而自二月底至三月中旬,胡殊同多次從收音廣播中聽到一則新聞,是關於一種傳染病的播報。
起初尚未引起他很多關注,可隨著幾乎是每日的跟蹤播報,讓人漸有不安。
與此同時,村子裡也傳了開來,人們每日守在電視邊,關切著事態進展。
等近四月的時候,欒平欣、龐師友和家裡接連給胡殊同打來電話,工作的東西隻字不提,而是反反覆覆叮囑他——
老老實實在梁戶莊待著,哪裡都不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