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流逝,胡殊同更感覺到越來越強的敵意,不知私底下傳了些什麼,村民們對胡殊同這一行人越發不友好,就好像來坑他們錢一樣。
冷庫這件事讓人覺得這個村子死氣沉沉,像個固執的老頭聽不進任何話。
可換一件事,又立馬讓人發覺這裡行動有素靈性十足。
村口的大榕樹下,正在舉辦著一季一場的“榕樹祈福”。
榕樹下襬了一圈桌子,桌子上用高腳的盤盞放著各色各樣的水果。
家家戶戶無論大人與孩子,各個在手腕纏著絲帶,多是紅色與金色,在大榕樹前禱唸幾分之後,將絲帶懸在垂落的樹枝上。
乍一看到這種景象,讓人覺得不真實,給人一種在洞穴蟄伏,春雷一響齊出動的感覺。
這是難逢的機會,胡殊同抄起掛在腰上的大喇叭,在祈福完畢之後喊了出來。
“鄉親們!我是明大的學生。
冷庫不是燒錢的東西,而是切切實實能讓我們賺錢的東西!有了冷庫,今天賣不出去的,可以放在半個月後、一個月後。
而且這一次我們可以拿到農機補貼,國家補貼給我們三成五,建一座庫可以用二十年!”
“都散了都散了!”
人群中有人叫嚷起來。
胡殊同一看,起頭都是那些壞事者,不由得聲音更亮了,“鄉親們,有了冷庫,家裡的水果就不會蔫了壞了,也不用苦等大車,幾毛幾分還要看人家眼色!大的小的拿到外面都是好水果!鄉親們,這些可都是收成呀!旺季我們賣的便宜,可有了冷庫我們就可以錯開旺季。
我們都知道,夏天的西瓜一毛二,冬天的西瓜四毛五,千好萬好,不如錢袋子更鼓好!”
“走了走了!”
“鄉親們!不投入怎麼致富!誰都知道三壟葡萄架變九壟能多賣點錢,大功率的水泵苗子長更好,這是同樣的道理,又有國家政策補貼,你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胡殊同的話並非沒有起作用,尤其說到錢袋子的時候,不少人都慢下來腳步。
可話再響也拗不得催促的人,果農都是小家小廟,讓哪個領車人盯上個不快,和大車司機說上幾句,可能就要幾個月不收自家的水果了。
片刻之後再一看,眼前像風吹葦蕩一方向,只剩下背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