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往常,以同興配送這種級別的方案,胡殊同會用一套自己的節奏進行把控,統籌所有相關的人穩步推進。
但這一次,別說進度會議,胡殊同幾乎全程都沒有過問。
此間有同興學院牽扯精力的緣故,但更重要的是,他相信楊成海和柳知英的功力。
最終呈現在同興管理層面前的時候,人們提出了一些異議,有人覺得有些地方還需展開,有人則擔心有的地方會讓人看不懂。
七七八八下來,完善的空間著實不小。
然而等胡殊同最終發言的時候,言語之中對這份方案卻是滿滿的肯定,在他看來,反倒是提問者的問題更有問題。
人們的思考角度,是預設了同興配送即將啟動,而細究起來執行的細項,但這份方案更重要的功能不在這裡。
胡殊同之所以信賴這份方案,是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問題,不要告訴我電子配送平臺的原理,你只需向我保證它能實現,也不要告訴我貨物之間到底要怎麼排程,闡述清楚大體系的暢達就足夠。
這份方案的目的是“高粱怎麼紅”,而不是“麥芽怎麼萌”,做足收穫的前景很重要。
從很多贏利點的拆解便不難看出,楊柳二人儼然深諳這一點。
再者說了,同興做冷鏈物流是有底子有口碑的,只要角度找得對、箇中切入夠敏銳,不做長篇累牘反而是一種自信。
這份方案落定之後,接下來就是胡殊同動身前往明江了。
事情應了楊成海最早的建議,同興將進行第三方物流單獨融資,成立全新的品牌業務“同興配送”。
儲運分離,這將是同興的新徵程,用儲撐起同興的大籃子,把運發展成企業動脈,這也意味著同興的利潤有了長足的增長點。
胡殊同已經看到了近年來同興的積冗所在,某種程度上說,儲運分離是同興運轉體系的一種“瘦身”。
在如今的體系下,時常會發生某些管理人員乃至庫管自主派車的事情,急事特辦可以理解,但問題是一件特辦了,件件都想特辦,這綠燈一開,件件又都急了。
儲運分離意味著運輸的話語集中在一起,按需出車、車車走單,而且可以通盤規劃、減少空車率、一體化跟蹤,這是屬於系統層面的流暢。
除了自持貨物,同興配送一旦確立,將開啟第三方物流的新局面,自此進軍配送大潮。
不得不說,楊成海的出現給了胡殊同莫大的提點,只為生鮮做配送實是小了格局,藉助生鮮熱勢,讓自己更容易起勢,最終把配送網發展成優勢,才是高遠之舉。
“產”有了新介面,“學”也面臨著新突破,同興學院步步推進、研發中心聲名愈響。
做了這麼多年冷鏈,胡殊同不曾有過這樣的成就感,雖說整日忙碌,但並不妨礙在閒暇的一瞬、靜謐的一隅,告訴自己,真的看到了。
臨行前,望著柳知英與楊成海凝重的神色,胡殊同笑然以對。
“愁巴巴的幹什麼,咱又不是去伸手要錢,那些傢伙才是最精明的,肯投我們的說不定是最幸運的.”
二人也輕輕一笑,這話就是朋友之言了。
“學長,你放心辦事,園子的事不用操一點心.”
胡殊同點點頭,而後看向楊成海,“我已經交代下去了,車輛和整個運輸系統的資料資料,最遲三天就會全部匯總到你這裡。
這件事具體操作起來會面臨一些複雜的問題,我們自己要先做好排程的準備.”
這一席話是楊成海始料未及的,他本以為接下來只有靜靜等待,這個外事經理有些尷尬地守著,甚至他還擔心萬一事情有所差池,自己在同興便有些可有可無了。
這一瞬,楊成海掩不住內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