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產地的低溫馴化,也就是說,怎樣透過精確的水環境溫度調控,加熱或降溫之後,讓魚類進入休眠狀態,而且還要根據品種特性區別對待,挑戰無處不在。
這個領域的技術現狀,胡殊同和欒平欣都大概知曉,驀然間讓這份資料顯得有些厚重,一時間二人也都沉默下來。
這項技術的全程研發,同興做不到,同興和青巖製冷合起來也做不到。
即便聚合了這個領域的高階人才,也沒有研發空間,無水活魚需要大量直面魚類的實驗,需要深入個體養殖戶實時跟進,更需要多個大環節的相互銜接。
況且,當前看到的技術,精華集聚在喚醒箱,攤不開整個技術的全貌。
但有一點毋庸置疑,它完全擔得起一個補充板塊。
二人雖然不語,但都想到了一處。
我們做不得,不意味著沒有它的施展空間,這原本就不是一項個體工程,若能添磚加瓦,與每個技術口的人偕行共力,達成這件把冷鏈運輸推向新高度的事,不失為技術人最大的榮輝。
無水活魚這套東西,馴化與喚醒不是欒平欣的專長,但這個過程中所需要的裝置,對一個做出醫藥行業極致恆溫庫的人來說,她是具有發言權的人。
“冷卻器這邊,我要先帶著他們做出第一階段的成果,後續試驗的資料你來盯著。
後面我就帶著這份材料過去,想來一定會有幫襯的地方.”
胡殊同正一凝望,欒平欣卻笑了出來,“多跑跑有什麼當緊的,這項技術要是真的成了,那就是對行業的大提振,行業一昂揚你就更能起飛了,它相當於給了我們一項新業務。
保不齊這一次之後,咱還能得到研究中心的重視,到時候我們就有了新的武器,再也不用看你那翻來覆去的三板斧了.”
欒平欣所說的“研究中心”,就是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它於09年成立,是一個架構龐大的研發機構,不僅有工程中心,還有重點實驗室、國家計劃研究團隊,有多項專供冷鏈的科研方向。
小小的書房裡,欒平欣歪著頭瞧著胡殊同,片刻間,胡殊同內心的思思量量、翻翻覆覆乃至一些往事的深深沉沉都消匿不見了。
那瑩如皓月的眼眸,彷彿在說,有選擇的我們,就是輕鬆而自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