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總這一刀切得未免太直接了吧,同興被瞧得上,可不僅僅因為產業的事.”

“你可知被瞧得上有多難得?怎麼?還要討價還價?”

“你既然不能代替別人瞧與不瞧,這討價還價也輪不到你做莊家吧.”

二人聊著聊著便不再那麼委婉了,有些事對胡殊同來說是不能退讓的。

本質上,這不是產業與物流的矛盾,而是這個園區的話事問題,同興就算不做主導也絕不能做附庸。

何勁如的分工看上去內外明致,想讓市裡一目瞭然顯得穩而有序,實際上這裡面涉及到一個重大的問題——

資金的使用!

假設同興只做產業,無非幾個展覽館、幾個培育中心的事,相比整個冷鏈產業園的投入不值一提。

要知道,園區的規劃武關市一定會參考企業的鋪陳,建多少冷庫、多少加工車間、多少交易中心,倉儲排程、園區動線等等,這些才是資金真正的落腳之地。

說千道萬,誰能把控錢的流向,誰才能在這裡聲音更響。

同興已經走到這一步,要吃就吃一口大的,到頭來只是成就幾個農業科技館?這未免太小瞧同興的胃口了。

更何況這眼前人要是真能撬動什麼,便也不會有此一局了。

產業至多隻能算作臨門一腳,同興前面兩輪的方案,同樣極具競爭力。

在胡殊同的思量中,此時談崩有談崩的好處,明日各自為戰,不要指望誰幫襯誰,誰替誰說話圓場。

既然競爭已至此,市裡的選擇塵埃落定,此時此刻猛烈的拳腳才更有意義。

何勁如的目光眯了下來,可惜他神情上的一套在胡殊同這裡沒有絲毫作用,更加不存在什麼威壓震懾,且不說胡殊同自有深厚心念,業界各種油條他也見得多了。

況且在西北這個局中,同興是名不見經傳的闖蕩者,而胡殊同就是那個光腳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