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的裝置推進來到最後階段,三家的產品各有亮點,但銷售政策方面出入較大,首付比例和貸款年限不盡相同。
同興的很多人不明白,明明可以白拿裝置,卻被胡殊同一次次否決。
幾家大型的廠商都透露出此類意向,也就是一期時候拜冷的操作,將裝置免費提供給同興,但同興要進行專門的工作,為廠商週期性的裝置推售做好輔助。
但這一次,胡殊同拒絕所有售前承諾,一期的經驗告訴他,這樣的模式雖然大量減少了前期投入,卻給同興背上一個大包袱。
他清醒地意識到,免費的才是最貴的,一旦和這些裝置主簽上協議,它會抽絲剝繭一般把昭示與影響做到極致。
人們越是盯著同興到底要用哪家裝置,胡殊同越不會為其所用,他在刻意壓制這件事的影響,進展方面的資訊從不公開。
在胡殊同設想中,同興可以根據自身實踐對裝置進行廣而告之,但要放在正常引進裝置之後,屆時,無論釋放的資訊還是展示的節奏都由同興來主導,而這些自然不會是無償的,先花錢再賺錢還省去那麼多的指指點點,胡殊同心裡想得明白。
這一天,同興負責對接裝置引進的同事,忽然得到了一條匪夷所思的訊息。
近在青巖的一家裝置經銷商提出來一種經銷商與冷庫建造商深度合作的模式,即冷庫建造商與裝置經銷商合作,未來在興建園區的時候,經銷商作為冷庫建造商的資源庫。
這種模式在縣級園區很有推廣的空間,縣級的中小型園區有很多屬於創業型,他們對裝置的橫向比較沒有太多概念,更有的會認為冷庫和裝置本就是一體性的配套,找到建庫方也就是一併解決了裝置的事。
目前縣級冷庫園區在政策的利好下大有遍地開花之勢,與此同時經銷商在下探、建造商也在下探,可謂兩相皆好的事。
這個訊息的重磅之處在於,這家經銷商希望同興能做個軸,為他們聯絡一些實力可觀的冷庫建造商,而報償,竟然是整套的二期裝置!
這不是二手裝置,也不是一些不知名的品牌,而是正兒八經的拜冷新品!
乍聽到這個訊息,蘇幕是不相信的,這樣的模式是合作,而不是一方巴結另一方,對冷庫建造商來說還能拿到額外一筆收益,何樂而不為,況且這年頭做大的經銷商有哪個會不認識幾個建造的主呢。
這件事對同興來說,拿到二期裝置,幾乎就是胡殊同打幾個電話的事,簡直就像找個理由送裝置一樣,如果不是騙子,得是什麼樣的人才能有此手筆!
彙報給胡殊同之後,胡殊同沉思許久,這個角度相當刁鑽,完全跳過了裝置商,取而代之的是經銷商自己的運營思路。
但這些都經不起推敲,唯一的解釋,就是有人要如此“堂而皇之”讓同興拿到裝置。
“二丘,你搞什麼?”
“這份大禮,胡總滿不滿意啊?”
“你還是把事情說明白,這樣我很心虛.”
電話那邊,丘雙虎哈哈一笑,“老胡,你要是不接,心虛的就是我了。
和你說實話也無妨,我能拿給你多少錢的裝置,意味著因為你得來的中間差價遠不止這些。
名義上的事我都安排好了,你不用操一個心,踏踏實實用,好好做你的二期.”
“二丘,我可聽了不少你的傳言,好像哪哪都有你,你這傢伙到底是做什麼的?”
“與你一樣,生意人.”
“真夠敷衍的.”
“對了,拜冷很快就會聯絡你,我勸你到時候狠點心.”
“放心吧,我不會輕易答應的.”
“不是這個意思,我是勸你敲狠一點,樁樁件件價格表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