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這邊的胡殊同哂然而笑,“你太看得起自己了,你拿什麼和我魚死網破?郭總,還能保得住你的魚嗎?”

若無那份全新的外運方案,郭祥旭對胡殊同也不至於如此敵意,這段時間為保水產城的模式已是疲於奔命,萬萬不曾想,再是刀劍護體,不及這突來一口鍘刀!

立時間又讓人恍然,他們的處境不正是同興當下的處境嗎?

在談大小之前,先看一個有無的問題,先探討有無的影響,再去究大小之關切,正是他們攻擊同興的手段。

只是不曾想到,青巖青寧地盤上的戰火,以牙還牙般燒到了盤湖漁港!

這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但啟發胡殊同的思路如出一轍,既然自己的外運方案遲遲難定,不如再壓一根椽子,看看他們還能堅挺多久。

猛然間,胡殊同帶給他的滿是一種“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之感,細想起來,竟如前卒後帥一般,一步一印要吃定那漁港的外運之權!

此事若被同興拿定,被同興的一幫盟友拿定,那將是資源利益的大傾斜,對同興來講,無償資金也就沒有預想中的那般迫切了,只是通路做軸便會有另一番局面。

而此間胡殊同的口吻,又讓人極為訝異,包括他眼前的行事之法,過分開閤中似又蘊著無可撼動的自信與悍然,與從前所思所量全然不同。

甚至他還帶給人一種錯覺,這還只是開始。

這裡面的事又該從何說起呢,所有人都在想著將其鎮住,講一個小小民營企業知難而退的故事,也從來沒有人相信,他會有什麼掀起風暴的能量。

況且這裡面伸了不少橄欖枝,只要配合做運輸,循著一開始的路徑,同興有著迥異其他的利好。

自知之明,無妄其他,才是這些企業的存活之本。

本以為做了不少剎車片,怎的到頭來他一腳油門,誰也看不見?

“胡殊同,無償資金的事你不再考慮了?”

“那是青寧的事、青巖的事,與你何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