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就不用多操心了,有些事情強強不做自然有別人來做,念不念想的不是我說了算.”
“讓胡老闆費心了,家裡就這樣,咱就不多說了.”
胡殊同點頭道:“孟叔,之所以有這件事,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強強上了個好大學,有自己做技術的本事,我是看在這點才想著有什麼能不能幫一幫的地方.”
說話間,胡殊同拿起酒來喝了一小碗,“再就是我和強強的際遇差不多,當年我家裡的情況也就是這樣。
我們是一樣的專業,那時候家裡十里八村都認為我將來是幹跑大車的,後來看都是誤解.”
“孟叔,強強出身青字頭一號的學府,我那廠子特別需要他這樣的人才,如果不是因為這些淵源,其實是怕他生出創業想法的。
我也是村裡長大的,其實錢多有錢多的活法、錢少有錢少的活法,但人的名樹的影這樣的事,有時候是多少錢都換不來的。
我記得強強說過,他考上大學的那天,村裡人都指望著他將來為家鄉修路呢.”
胡殊同的話,孟強強的體會無比深刻,在鄉下里,很多時候名聲比鈔票更讓人有存在感。
沒人會說家裡有多少存款,但人人都會放大名聲的事。
對老一輩來說,孩子在外打工,紡織工說出去就是做服裝貿易的,做廣告幹策劃的說出去就是搞房地產的。
人們都不真正清楚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但都知道哪些行業是值得吹噓的。
而且攀比無處不在,有錢的人沒成家,人們就會說沒有家庭不算成功,有家有業沒孩子,人們又會說人不可無後,有家有業有孩子,又少不了人亂猜測,那麼多錢到底是怎麼來的。
孟強強吃驚地瞥著胡殊同,因為那一席話之後,他從父親的表情裡看到些許變化。
霎時間由衷得佩服起來胡殊同,如果是孟強強說這番話,恐怕要挨掃帚把,但胡殊同這個外人講起來,效用斐然。
當下這個場合,成本很低、成本極低根本沒有用處,只要提成本就會加重父親的眉頭。
但要是說能為這個家掙來名聲,聽上去輕輕緩緩,實際上卻直抵父親的心理防線。
有了這道思量,事情才有可能向著“我們老了,隨你們年輕人去折騰吧”的方向進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