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決定將朐山縣交給你,此時我早已想好,我會奏請陛下,將朐山縣劃為全實土衛所,一併交給海東中所管轄,這樣你總該放心了吧?”
“既如此林東謝過盧公。”對於這個結果林東也有些摸不著頭腦,從一開頭許德士對自己的態度來看,他們此行絕不會是為了讓自己管理朐山縣,可能拿自己問罪的機率更大一些。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盧象升改變了他對自己的看法呢?
林東想了半晌也沒有弄明白盧象升改變主意的原因,最後只得把這事歸功於朐山縣城的民風轉變,是這裡的民風感染了盧象升,從而改變了將自己捉拿歸案的初衷。
現在有了盧象升作保,自己管理朐山縣便可名正言順,這對自己以後的發展是百利而無一害的,這樣的好處林東自然不會拒絕,至於具體是什麼原因,他也懶得去追究,現在這個亂世沒什麼比手上有一塊地盤更讓人放心了。
時間過得飛快,從盧象升離開轉眼已是數月,如今已經進入了九月,在這段時間裡,安東軍和整個朝廷都發生了許多大事。
首先安東軍的鐵廠已經建成,並且已經開始執行了起來,一月下來足能產出數千斤生鐵。這些生鐵經過進一步的精煉,多數被用在槍支彈藥的生產上面,多餘的一些則被林東製成了罐頭,作為軍糧供應。
此外經過幾個月的生長,糧食也到了收穫的季節,今年的氣候還算可以,土地產出也不錯,至少保持在了中等水平。
這天一早李鑫便來到了林東的軍帳。
“將軍,大喜,大喜啊。”
“什麼事這麼高興?”林東疑惑的看著李鑫問道。
“莊稼大豐收,大豐收啊!”李鑫一臉興奮的道。
“哦?一畝收穫幾何?”
“將軍叫試種的紅薯,一畝足足一千多斤!”李鑫興奮的道。
其實,對於他的興奮林東可以理解,一千多斤,這足夠一個三口之家一年的口糧了,也就是說,就算是三代人一起,一年只要種上兩畝土地便能保證一家的口糧,這在明朝末年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