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流言皆如是,雖然沒有確切的出處,卻又被傳言者說的言之鑿鑿,仿若親歷過一般。而且越是沒有根的事情流傳得也越快。
裴氏在心裡暗暗竊喜,如今這般情形,那掃把星不管如何出挑,怕也是入不得長平侯府了。
她喜滋滋的吩咐秋痕,“我們來臨都也有好些日子了,今日方覺得身上爽利一些,你讓瑤兒準備一下,我們一起去遊星湖。”
星湖以景色秀美著稱,一年四季遊人不斷。
春看碧柳,夏吹涼風,秋魚肥美,冬賞煙靄是星湖的寫照。星湖四季湖光山色也被文人墨客多有記載,就是裴氏這樣的內宅婦人,也多生嚮往之心。
常落瑤一聽說是要去遊湖,自然高興。來了臨都這些日子,她就沒有出去好好逛過。先是想去逛而沒有空閒去,後來出了一連串的事情,讓她原本期待已久的心思也淡了下來。
裴氏和常洛瑤穿戴一新,帶著秋痕出了門。
星湖依舊遊人如織,湖邊賣各色果子吃食的琳琅滿目。裴氏拿了點碎銀子,讓秋痕去買了一些點心吃食,帶著上了畫舫。
畫舫上已經有很多人,裴氏和常落瑤找了一處靠窗的位置坐下,秋痕便將一干果子吃的擺在桌面上。
畫舫娘子過來,看了看桌上擺的吃食,笑著說,“娘子,姑娘,聽口音你們不是臨都本地人吧?
不知你們有沒有去過盛樓?我們畫舫最有名的是撥霞供,就是仿著盛樓做的,雖然味道不及盛樓的好,但在這畫舫上賞著湖光山色,吃著鍋子,自是別有一番風味。”
畫舫娘子說的沒錯,點一份撥霞供慢慢吃著,賞著湖光山色,肯定是好的。
上次慕夫人支助的一百兩銀子還剩一半。估計再有一個月可以回青州,一份撥霞供還是付得起。
裴氏笑著道:“那煩請娘子也給我們上一份。”
畫舫娘子笑著去了。
畫舫漸漸離岸,湖面變得開闊起來,星湖果然不是浪得虛名,煙波浩渺中,一艘艘畫舫或停或行,如同一幅山水畫。
畫舫到了湖中心便停了下來。裴氏眺望著湖面,心情也開闊起來。
“瑤兒,”她笑看著女兒,“以前只聽說臨都比青州好,來了這麼些日子也沒覺得哪裡好,如今到這裡,終於覺出好來。”
“阿孃,你還沒到過瓊林苑呢,你若是到了那裡,定然更是捨不得離開臨都。
別的不說,光說是瓊林苑中的牡丹,都比其他地方開得鮮豔一些,那玉版,足足有家裡盛菜的盤子大。”
裴氏點了點頭,“這臨都是好,只可惜,我們在這裡沒有依傍,居之不易啊!”
常落瑤便扭了頭去看對面那條畫舫。
那艘畫舫比她們這艘要小一些,但裝飾更華美。
中間廊軒內,幾個少年正在吃著鍋子賞著湖景。其中一個少年正好轉過頭,看到常落瑤不禁一愣。
常落瑤認出來那人就是那日瓊林苑牡丹園裡賞花的少年,她收回視線,淡淡拿了一顆梅乾放在嘴裡。
那少年和周世子一起蹴鞠,而看今日和他在一起的少年,亦都是世家子弟的樣子,那少年應該也是臨都哪家的世家子弟。
正想著,那艘畫舫已經向她們這艘畫舫慢慢靠攏過來。
有兩三名少年登上她們這艘畫舫,直接到了坊前的寬闊之地坐下。
其中正有那名賞花少年。他頻頻往這邊看過來,遇到常落瑤的視線,便不自然的轉過頭去。
裴氏也發現了那名少年的異樣,她疑惑地問:“瑤兒,那穿湖綠色衣服的少年你可認識?”
常落瑤知道她說的是誰,看也不看便搖搖頭,“我剛到臨都,連門都沒出過幾次,如何認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