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沒有被主流媒體關注到的詩歌,靠著北島、芒克一群人把《今天》印成傳單的形式,從各大高校的大門口貼到了王府井的大街上。

他們前面貼,後面人山人海的跟著。

人山人海之中,就有顧城……

顧城看到雜誌末尾歪歪斜斜的一行編輯部地址——東四十二條76號,就找了過去,加入了《今天》。

這之後,他寫出了那首《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後來他成了朦朧詩代表詩人之一。

88年他赴紐西蘭講學,後隱居激流島,93年殺妻後自殺。

如今《今天》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這些詩備受追捧,就有人坐不住了。

這篇文章就是“繳賊檄文”。

按照天啟的資訊,今年9月份,《今天》被叫停。

不過,停刊停不了他們的筆。

北島寫出了《陌生的海灘》,舒婷寫出了《會唱歌的鳶尾花》,顧城寫出了《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江河寫出了《星星變奏曲》.80年《人民文學》第10期也刊登北島的詩歌《宣告》,為這個時代代言。

……

這是詩歌最鼎盛的時候。

要是那個青年能寫一首好詩,那在高校裡找個物件簡直易如反掌啊!

多少文藝青年為了詩歌痴狂!

但米蘭對詩歌不是很感冒。

不過,她倒是希望夏天能寫詩。

畢竟比起鑽研那神神叨叨的玄學,還不如寫詩呢!當然了,她也從夏天的那些筆記上,找到了很多“詩歌”。

米蘭:應該是詩歌吧?比如: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熱

狂熱是一個人的孤獨

開關是燈的日出日落日出日落是燈的開關。

比如:

牢籠二字四面通風縱有牛龍之力也突破不了頭頂的枷鎖自由二字條條框框卻仍舊有一筆破框而出。

再比如:少年擁有了時間

時間帶走了年少

在成熟前殺死自己

心不死則道不生

比如:

懷念過去,是不是在時間的長河裡刻舟求劍?

展望未來,是不是在前行的道路上望梅止渴?活在當下,是不是在每天都生活中守株待兔?比如:

理想和流星一樣

在前進的阻力下解體。

萬一砸到地面了呢?

那也只是滿目瘡痍的現實。

比如:

人病了就要吃藥

世界病了就要吃人……

米蘭甚至還以驚鴻客的名頭,把這些“詩歌”投稿了。

別說,還真刊登了幾首!

夏天拿到稿費的時候,人都蒙了:郵差了?!結果是米蘭在“搞鬼”!夏天哭笑不得:我不過是講一些弱智吧的哲學罷了,哪裡是什麼詩人?或許是因為,詩意總是和遺憾掛鉤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啟發,就連大春都寫了一首詩:

在那個並不寬敞的空間裡

瀰漫著一絲寂靜

我低下高昂的頭顱彎下筆直的脊樑

思考著什麼叫做詩意

時間一分一毫地過去壓迫著我的血管

麻木了我的神經

我感到身軀在逐漸空虛我深深的明白我在每次沉默的等待裡都遺失了一部分自己——《拉屎》

眼鏡剛開始還覺得不錯,看到最後標題的時候,人都傻了:啊?!(啊貓~)

對於米蘭關於寫詩的提議,夏天搖頭拒絕了。

在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