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內參與《兒童文學》 (第1/3頁)
1980我的文娛時代下載 威館長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這天,夏天回到家,看到夏爸正在洗臉。
夏爸是個愛乾淨的人,這年頭灰塵又大,經常是上班前洗臉,下班後回來還要洗一次。老講究了~“你不是一直想看內參片嗎?今天撿著了~”夏爸一邊擦臉一邊笑著說。
“真的?!”夏天一樂。
說到內參片,夏天知道一些,加上腦海中莫名其妙的“天啟”而得知資訊,他知道的不少。
所謂內參片,就是一些不讓百姓們看,內部參考著看的片子。
最開始是一些戰爭片,後來就涉及到了一些情啊愛呀等一些內容的片子了。
據說在查“four”及其同夥過程中,封存了一批尚留在某些特定場所的資料影片,本應由中影公司收回。
但由於一些原因,這些影片並沒有被及時交還,反在其後一年間,被反覆外借放映,在京城掀起了一波“內參片”放映潮。
對於一般觀眾而言,這是真正的“內參片”時代的來臨!
因為這批影片已不再限於軍事片的範圍,包括一些歐美言情文藝片,因此吸引了各個層次的觀眾——很多人已看膩了戰爭片。
每天從早到晚跑場看“內參片”成了不少年輕人的主要活動。
直到一年後,上頭才勒令將這些影片收回退還中影公司,“內參片”放映潮才稍收斂了些。
然而燕京的“內參片”放映潮未降反盛,加上國門的鬆動,不少駐華外國機構、個人帶入的影片也以“過路片”的角色加入進來,“內參片”放映潮還在持續。
針對愈來愈盛的“內參片”放映潮,直到79年初,上頭髮出了緊急通知,批轉了文化部的“資料片管理辦法”,使全國範圍的“內參片”放映潮逐步降溫。
不過,1979年下半年中影公司向各電影廠提供的6部資料觀摩片《人們要活下去》、《羅馬之戰》、《蛇》、《綁架》和《囚徒》,卻仍然有超範圍放映的現象。
這次夏爸說的內參片,自然不會是《羅馬之戰》那種,裡面有不好鏡頭的——爹帶著12歲的兒子看這個,也未免太離譜了些。
……
夏天以十五六歲的長相,放映員助理的身份,參與了這次內參片的放映。
小禮堂不大,大概有幾十個人,都是歲數不小了的,最年輕的也得三十多歲了。都是老幹部啊!
放映的電影叫做《決裂》。
講述的是創辦一所共cz義勞動大學的故事。
影片的正面人物,是銳意改革,堅持開門辦學,不拘一格選拔農民子弟上學的龍校長。
反面人物是有著多年教育經驗,堅持按大學教學大綱實施教育,以錄取分數嚴格把“入校關”的潘校長。
圍繞著不同的辦學理念,對人才認同上的差異,教學內容上的分歧,展開了《決裂》中的故事。
這片子夏天有印象,在“b站青年大學堂”看到過相關的剪輯片段。
你別說,這電影非常有思考性啊!
夏天自己看完,都不由得深思。
影片正反面人物在辦學理念上的觀念衝突與對峙,頗有今天教育改革中“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爭的味道。
在回去的路上,夏爸一邊騎腳踏車,一邊問了一句:“夏天,你覺得《決裂》之中,誰的想法更正確呢?”
“我覺得……”夏天剛一張嘴,夏爸就打斷了他。
“不用回答我,自己在心裡回答就行了……”
這部片子對於教育的探討,即使是四十年後,依然顯得振聾發聵。
哦對了,電影裡演反派教師的是個眼熟的老戲骨——葛存壯,葛尤他爹!這不是遇到熟人了嗎?……
很快,夏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