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提高金屬強度的途徑 (第1/2頁)
這個旁白不對勁txt 粟米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156章 提高金屬強度的途徑
聽完旁白的話,郭遠眉頭一皺。
旁白確實證明了榮陽科技那邊自己研究的合金是可行的。
可問題是現階段的高溫融合器根本不可能達到5500度,換句話說就是這種合金在現階段根本製造不出來,跟沒有也沒什麼區別。
“王總,你準備給這家公司投資多少錢?”
“500萬。”
【榮陽科技有一個新的想法,可以提高高溫融合器的氣密性,從而讓內部溫度上升,該想法需要多次實驗進行驗證,目測需要540萬的資金。
無論未來科技是否選擇投資,榮陽科技都能湊夠這筆錢,驗證該想法。
該想法驗證成功後,榮陽科技的高溫融合器的恆定溫度能達到1900°,距離國內頂尖水平只差一線。
但也僅此而已了,後續榮陽科技無法做出突破,最終榮陽科技還是會宣佈破產。
想要扭轉這一狀況,需要在高溫融合器的整體結構上做出突破,尤其要在高溫融合器的加熱方式和能源上做文章。】
旁白雖然沒有直接給出高溫融合器升級的解決方式,但它卻變相給出了提示,可以從加熱方式和能源上想辦法。
郭遠想了想還是決定支援一波,他對王總說道:“王總,你想成立風投公司的想法我同意了,這兩筆投資也可以去做,不過你要盯緊一點,確認咱們的投資不會被拿去做其他事情。
還有就是我聽說高溫融合器的加熱方式和能源往往會影響高溫融合器的最高溫度,伱可以多關注一下這兩方面。”
“行!我知道了,我這就去安排。”
未來科技的高層走後,郭遠直接喚醒了01,讓他幫忙找了高溫融合器相關的資料。
郭遠簡單瀏覽了一遍很快就搞明白了,所謂高溫融合器其實是一種統稱,並不是特定的某種器械。
就拿ti-6al-4v鈦鋁合金來說(米國f系列戰鬥機的泛用金屬,),這種合金需要用到粉末鑄造和熱等靜壓工藝,a+β退火。
所謂高溫融合器就是能輔助完成這些步驟的器械。
當然了,就像剛剛旁白所說,光知道工藝原理根本就不夠,其中很多加工細節,不是空想就能想出來的。
國內不少頂尖工程師是知道這種鈦鋁合金的大概製造工藝,但卻始終造不出來。
這就是加工細節以及高溫融合器方面的技術不到位。
這類合金,放眼全球,也只有米、島、俄三國實現了大規模量產。
俄國還是祖上風光留下的“遺產”。
而華夏在這方面,還是停留在實驗室製備階段。
目前殲二十所使用的也只是中強度,延展性相對較差的tc—4dt鈦合金。
不過話又說回來,使用這種材料,其實是減輕了機體的重量,提高了一些機體的飛行速度,只能說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了。
而且光說材料本身還不夠,想要得到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合金,還需要考慮晶相。
就目前的材料學領域公認的提高金屬的強度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超大的結晶,最好就是整個材料就是一個結晶構成的,內部沒有晶界,錯誤為0。
但這種技術很難用在太大的金屬構件上,多用於發動機,單晶合金。
第二種就是讓晶粒儘可能的小,不同原子的結晶錯誤儘可能的多,這時候受到外力,晶粒就會沿著晶界發生相對滑動。
但是由於晶粒太小太多了,錯誤也太多了,相對滑動的方向不一致,滑動和滑動會互相卡住對方,難度也就跟著提高了。
郭遠不是學的材料,即便有01找來的特別詳細的資料,看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