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傍晚,會議室。

蔣凡晞和任泫寒邊吃外賣邊聊工作。

會議長桌中央堆著一沓資料,關於一家做氣動元件的日本企業,它的名字叫SME,在亦莊設有製造分部,產品遠銷世界多個國家,是一家實力雄厚、前景也不錯的老牌製造企業。

且它與盛華有多款同質產品,客戶也有交叉。

蔣凡晞在盛華前後四個多月時間,對這類產品的製造過程還算熟悉,因此選中SME做試煉,試看看能不能爭取到專案回來做。

“SME的生產部門正在招聘CNC數控加工工人,且需求量還不少。”蔣凡晞放下勺子,翻出幾頁資料遞給任泫寒,“一個工人本來就可以控制三到四臺的數控機床,我推測這家企業的數控車間規模應該不小。”

她又翻出一個資料夾推過去:“這是我以前寫的論文,關於3D列印替代數控車床加工技術的可行性分析。”

任泫寒翻開論文,邊吃飯邊看。

他花了幾分鐘看完前面幾頁和最後幾頁:“目前,3D列印在醫療、航空領域更受推崇,製造業似乎還未有這個風潮。”

蔣凡晞點點頭,說:“其實3D列印技術也十分適合運用在製造領域。我舉例給你聽。”

她喝一口水,然後拿出一張A4紙,用筆在上頭畫示意圖。

“首先3D列印的裝置佔地要比數控車床要小很多,維護費用與頻次也相對低一些;其次3D列印只需提前把程式設定好,便可實現若干小時自動列印,節省了人工;還有,相比一整根的合金棒下去車成各種大小不一的柱體會產生一部分的料頭料尾,3D列印則不存在這個問題,節省了一定的原材料……”

“綜上所述,3D列印能大大降低製造成本,”蔣凡晞在紙上最後畫下一個圈,筆尖用力點了兩下,“計劃書怎麼做我都想好了,就從降低生產成本這點切入。最後給出資料,一年能幫他們省多少錢。我就不信SME的人算不懂這筆賬。”

任泫寒疑問:“3D列印技術也出來很多年了,雖說製造業上不受推崇,但也不是沒人做。SME財力雄厚,技術和裝置也算製造圈子裡頂尖的,為何之前就沒想過要做這項技術?”

“他們肯定是有想過的,只不過做不來。”蔣凡晞又翻出一份資料遞給任泫寒。

“這是我從SME官網下載的產品目錄,一千多種產品。他們如果沒有一個同時熟悉3D列印程式設計設計及機械製造原理的技術員,這活幹不來。3D印表機生產廠商只負責生產機子,每臺機子配備好的列印程式設計屈指可數,你列印的型別雜、多,得自己去做程式設計,甚至輔助列印的其他手段。”

任泫寒點點頭,翻閱目錄。

蔣凡晞感慨:“目前的情況,相當大一部分製造型企業還停留在傳統的數控加工層面,完全還是工業2.0的程度。工業4.0這條路,任重而道遠啊。”

“叮咚”,有人按門鈴。

蔣凡晞坐在面門的位置,抻起脖子看向大門。

玻璃大門外,站著一位身型高大的男人。他穿黑色三件式西服,外面一件深灰色暗格紋長款風衣。

他的臉被門上貼上的公司LOGO遮擋住,但蔣凡晞覺得這人異常眼熟……

好像是唐熠?

她趕緊將嘴裡的鴨肉嚥下,喝一口水,拿紙巾擦了擦嘴角,站起身:“好像是找我的,我去開門。”

門開,男人的臉一下毫無遮擋。

真是唐熠。

他一手提著一個原木色紙袋,上頭印著日文。看到蔣凡晞,笑了下,空著的那隻手,將她攬到懷裡。

蔣凡晞怔怔地被他抱著,小聲問:“怎麼來了?”

“來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