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

關於軍隊後勤問題,傳到了房玄齡、杜如晦兩人耳中,他們對於李世民要親自負責此事覺得不妥,於是一同來到甘露殿。

畢竟在他們眼中,大唐皇帝更應該坐鎮皇宮,只需要負責大的方向就好,具體的事情還是應該交給臣子們來做,這既是為了維護君臣綱領,也是為李世民著想,畢竟李世民每天批閱奏章就已經夠累了,要是再把軍隊後勤之事親自掌管,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積累成疾!

因此在他們看來,和李世民的身體比起來,軍隊後勤之事就是一件小事!

“陛下,臣覺得你親自掌管軍隊後勤一事,實為不妥!”

房玄齡義正言辭道。

“臣附議!”

杜如晦果斷附和。

李世民看著態度如此堅決的兩人,沒有立馬錶態,而是淡定詢問道:“兩位愛卿說說你們的理由吧。”

在來自前,房玄齡、杜如晦二人自然是從頭到尾分析了一番,就等李世民開問。

“陛下,以您的才能,掌控我大唐軍隊的後勤自然沒有任何問題,甚至臣都找不出能比陛下您更適合之人!”房玄齡也是老臣了,知道一上來就堅決否定這招,現在在李世民這裡行不通,所以欲抑先揚,先拍一波李世民的馬屁再說。

果然...

在聽到房玄齡這話之後,李世民臉上也露出些須笑容。

“既然你覺得朕最為適合,那為何還不贊同這件事情?”李世民笑著問道。

房玄齡當即道:“臣所考慮的並非是現在,而是想到將來若是再有大戰發生,陛下作為帝王定然會繁忙,到時候還有心力顧及軍隊後勤麼?”

“陛下也是久徵沙場,自然知道一旦戰事發生,軍隊後勤絕對是最為繁忙的,也是最為重要的,陛下屆時如何能顧及全域性的情況下,又協調好後勤?”

杜如晦接著說道:“臣和房大人仔細商量一番,絕得陛下還是應該將軍隊後勤之事交給一位穩重、威望高的老將,就比如譙國公柴紹,以他在軍中的威望,掌管軍隊後勤,沒人會有意見,讓眾將士心服口服!”

“柴紹性格沉穩、凡事喜歡謀而後動,比薛萬徹更加細心,比程知節更加謹慎,實在是掌管大唐軍隊後勤的不二人選!”

說實話,房玄齡、杜如晦這些話說得是有理有據、分析合理,這要是之前的李世民恐怕已經同意了這兩人的意見,但很可惜....李世民早在李祐哪裡獲得了真正的解決辦法!

兩人說完,李世民並沒有直接做出決定,而是轉移話題。

“兩位愛卿,軍隊後勤之事種類繁瑣、千頭萬緒,朕的確是有心想要改變一下大唐後勤,不想再像過去的那般,已經不適合未來的戰爭節奏!”

“後勤之事最重要的便是士兵乾糧!”

“士兵一次能夠攜帶多少乾糧,決定了大唐軍隊的行動距離!而像過去那樣每次帶的乾糧只夠吃一天的,根本不行!”

“對此二位愛卿可有何種高見?”

面對李世民的問題,房玄齡、杜如晦對視一眼,這個問題也是在他們意料當中的。

“陛下,您前幾天提出的那種乾糧設想,我們也聽說了,說實話,那種乾糧的確能夠大幅度提升軍隊的作戰能力,但....臣以為那種體積小、吃得飽、儲存時間長的乾糧根本不存在於世間!”

房玄齡直言不諱道:“陛下的想法未免過於理想化了!”

杜如晦也跟著道:“陛下,我和房大人為此還特意拜訪了幾位大廚,將此要求跟他們一說,他們紛紛擺手,言之鑿鑿說這世間根本不會有此物!”

“為了這種不存在的東西而興師動眾,陛下此舉未免太過冒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