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的策略其實沒有問題,但是他卻是忽視了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守城是高麗人的強項,而安市又是高麗守備最強的城池,深溝高牆,壁壘森嚴,另外安市人的戰鬥意志非常頑強,尤其是李世民揚言要屠城之後,全城老小人人都抱著必死的決心,誓與城池共存亡。

不僅抵擋住了唐軍一波又一波的進攻,還不時組織突擊隊乘夜縋城而出,偷襲唐營。土山的爭奪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向披靡的唐朝大軍即便是在七世紀最先進的攻城器械輔助之下,也沒能撼動安市高聳的城牆以及守城將士堅定的信心。

以至於戰事的發展逐漸偏離了唐軍速勝的計劃,陷入了膠著狀態,隨著寒冬來臨,補給越發困難。李世民在這個時候選擇退兵,也是無可奈何之舉。】

李世民:咳咳,朕如此仁德,怎麼會說出屠城的話,這肯定不是真的。

【所以李二想要一戰拿下高句麗,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

【除了避免之前所分析之外,剩下就是要注意淵蓋蘇文、乙支文德這兩個傢伙,特別是乙支文德,這個老傢伙最喜歡詐降,簡直是防不勝防,戰事不立他就投降,前線軍隊就只能停止攻擊,然後傳信回長安,這一來一去人家又恢復元氣了,多來兩次詐降,他可以無限卡BUG!你就說氣不氣!】

氣!

李世民聽到這裡,當即在心裡大聲附和。

能不氣麼?

前線將士拼死拼活,好不容易要將城池攻下來了,結果地方大將要投降,像這種大事一般的將領不敢擅自做決定,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停戰,然後把訊息傳回中軍帥營,一般的將領投降李靖估計也能做決定,但是這乙支文德可是高句麗前線統兵大將,最後估計還需要李世民拿決定。

這一來二去,時間可不就耽擱了。

等李世民同意乙支文德投降,然後...這老傢伙又不投降了,不僅大唐這邊從上到下氣得不行,關鍵是人家有了喘息的機會,趁著這個機會調兵遣將、重新部署!

一切回到原點,但時間卻是花費了!

李世民暗暗決定,到時候得提前給李靖幾個錦囊、秘旨什麼的,真要是遇到這種事情,直接讓他們開啟看,不用再向長安請示!

嗯,朕真是個天才,又解決一個問題。

這個最少能加一成勝算!

【目前想到的就這麼多了,等想到了再說吧!】

呼~

聽到李祐說完,李世民也算是暗暗出了一口氣,終於沒有問題了,要是還有的話,李世民覺得自己的信心都快沒有了。

.....

隨著大唐釋出討高句麗詔書。

大唐如同一座大型機械開始運轉起來。

和攻打鐵勒時候的悄無聲息不同,攻打高句麗,大唐選擇了大張旗鼓、聲勢浩大!

營州都督、東夷校尉、皖城郡公張儉被任命為遼西道行軍總管率蕃兵先進,略地至遼西,為六軍前鋒,進度遼水,趨建安城,破賊,斬數千級,拿下征伐高句麗首勝!

於遼水岸邊安營紮寨,等候李靖等人統帥主力前來。

半月之後。

遼水岸邊。

大唐軍隊營帳遍佈,延綿百里!

一眼望去,盡是大唐軍旗,紅底黑邊,中間碩大的唐字,迎風飄蕩!氣勢磅礴!

真如天兵天將誒!

此刻中軍帥帳中。

李靖大馬金刀坐在帥位上,李績、薛仁貴分別坐在左右首位,接著便是程知節、牛進達、執失思力、張儉等大將。

“諸位,陛下命我等征伐高句麗,更是將臨機決斷之權交給我等,這是對我等的信任和重視!”

“此戰務必贏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