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按第一天麵攤賣的食材準備了兩倍的量,想在那裡賣上一天,結果第二天來客更多,過了午飯點就全賣完了。
剛賣完面,柳氏正好碰上碼頭正卸麵粉的貨,趁機和其他散客一樣買了兩百斤,一斤才十八文。
一連幾天,麵攤的客人爆滿,麵攤的好名聲也被更多人熟知。
沈雲瑤提醒柳氏最好寫個招牌,到時候別人好找這麵攤。
柳氏拿了塊剪好的長粗布,帶了一升白麵,便求了族長來幫忙起名和寫。
當年沈族長考舉人,回家路上遇到山谷滾石,不幸砸傷斷腿,治好後腿還是跛了,遇陰雨天腿就會疼痛難忍。
他雖中舉,但沒再進入仕途,本來可以在縣衙做事,可他的傷總反覆,無奈只能在家靜養。
現在他辦了族學,給村裡族人的幼童啟蒙,也挑選優秀的族人推薦到鎮上和縣裡的學堂。
村裡人只要有需要寫字據的事兒都來找沈族長。
沈族長聽說了柳氏開面攤到事兒,很支援,給麵攤起名叫知味面。
這三個字也寫得蒼勁有力,頗有恢宏氣勢。
柳氏樂呵呵地道謝後,捧著招牌幡回了家。
老三家的事兒,趙氏因女兒總唸叨便格外關注,自然跟著柳氏的行跡,知道了麵攤的事兒。
趙氏帶著沈雲燕一大清早找到麵攤,“弟妹,開面攤這麼大的事,我才知道,這不就趕緊來幫忙。燕兒跟我一塊兒過來了。你這需要我們做什麼就直說。”
柳氏皺著眉頭,心裡嘔死,誰稀罕你來,微微一笑:“大嫂,真不用麻煩你。我家忙的過來。”
趙氏看得出柳氏面色不虞,心想要不是女兒想過來,她才不過來呢。
沈雲燕一臉高興,蹦噠到沈雲瑤身邊,“妹妹,好久沒見了。你還在生我氣嗎?別生氣了,好不好?我這就給你們幫忙作為賠禮吧。”
沈雲瑤冷冷的瞅了她一眼,沒搭理。
她覺得沈雲燕突然這麼熱情,肯定沒安好心,又不知道她想幹嘛,只能靜觀其變。
沈雲燕微微低頭,一臉傷心模樣,哽咽道:“妹妹,你怎麼不理我呢?我真的知道錯了。原諒我可以嗎?我,我去幫忙端面。”
她低頭的一瞬間,瞥一眼沈雲瑤手邊放的東西,木製的,不知道那是做什麼用的,暗自留意。
這時候客人還不多,柳氏見趕不走大嫂,只能由著她們,還給她們一人一碗麵作為早餐。
“這面怎麼這麼少?別人的面就那麼多。”一個瘦弱漢子喝問,“我在別家麵攤上吃的一碗也比這多。”
沈雲燕正好是給這人端的面,聽這人這麼大聲呵斥,一下子懵了。
聽到這邊動靜,沈雲浩趕緊放下手頭收拾的碗,快步走過來,解釋道:“您要的這一碗是小碗,三文錢,自然是比大碗五文錢的量小一些。”
漢子本來是想省個錢,沒想到三文錢的量少一半,根本不夠吃,“這也太少了,給我換五文錢的,我這碗還沒開始吃。”
沈雲浩語氣柔和,“我們這上桌的飯都不會再退。您想想,要是我們再給您上別人退下來的飯,您樂意嗎?也請您理解一下我們。若是不夠吃,您可以再要一小碗。我們還有燒餅,白麵兩文一個,雜麵一文一個。魚骨湯免費。”
那漢子也意識到自己剛剛說的不合適,聽咳了一聲,說:“拿一個雜麵燒餅,一碗魚骨湯。”
“好嘞,您稍等!”
沈雲浩準備退下的時候,見沈雲燕還在身邊站著,一臉複雜的樣子,趕緊催促她去拿燒餅和魚湯。
沈雲燕沒想到以前沉默寡言的沈雲浩,現在這麼能說會道,心裡嫉妒極了,憑什麼他就比自己厲害,他以前就是自己的小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