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筒木羽衣的悲慘遭遇,似乎是給山中地藏提了個醒。

有時候,選擇往往比努力更重要,路線錯了,越努力只會錯得越厲害。

大筒木羽衣當初或許確實存著拯救世界的心思,可他的這種心思不夠堅定,換算成華夏修行界的話說,就是“道心”不夠堅定,以至於沒有徹底解決這個世界的問題,順帶著將自己也陷了進去。

而如今山中地藏似乎也面臨著和對方相同的問題。

大筒木羽衣以身鎮壓“極樂淨土”,維持著整個世界靈性海洋的最後一片淨土,既消弭了不少隱患,同時也承擔著海量的惡業。

這些惡業是這個世界的人類自誕生以來,無數年因為戰爭、殺戮、欺壓、迫害所誕生的瘋狂、絕望、不甘、憤怒和仇恨。

它們就好像無數根線條,將那無窮無盡的靈魂串聯在一起,又因為幽冥世界的殘缺,導致這些仇恨與糾葛沒法疏通、緩解,最終絞成了一團密密麻麻的,難以解開的線團,並且在不遠的將來,還會越積越多。

在這個過程中,大筒木羽衣的“極樂淨土”就承擔著收容它們的作用。

這就好像,就好像是這個世界的馬桶,雖然名聲不好聽,但也確實解決了不少問題,收容了不少垃圾。

至少就山中地藏的靈目看來,在這“極樂淨土”的荒蕪大地深處,那些乾燥的砂石之下,無數漆黑的、腥臭的、難以名狀的惡業,已經因為反覆的堆疊、積壓,從線團變成了堅不可摧的黑色岩石。

它們共同構成了“極樂淨土”的根基,同時也與大筒木羽衣深深地糾纏在了一起。

剛剛那些幫助大筒木羽衣恢復的灰黑色霧氣,和這些近乎凝實的惡業相比,亦不過是滄海一粟。

這個時候,山中地藏想要拯救大筒木羽衣,簡直是痴心妄想。

即便他的《如來神掌》第三式能夠消磨掉對方身上的一部分惡業,但這極樂淨土中更多的惡業也會填補回去。

對於那些惡業來說,大筒木羽衣是個好人,也是他們的希望所在,故而好人就應該被人拿槍指著,它們也會像溺水之人一樣,死死地抓住這個試圖拯救它們的大筒木羽衣。

所以,除非山中地藏如今能夠憑藉【佛動山河】這一招徹底消磨掉整個“極樂淨土”所積攢的惡業,否則他絕無可能救出大筒木羽衣。

而想要消磨掉整個“極樂淨土”所積攢的惡業……

惡業的數量並非是一個固定的數值,只要這個世界還有人類,只要人類這種智慧生命之間還會發生戰爭與壓迫,惡業的誕生就不會停止。

這就好像一個無窮大的游泳池,一邊放水,一邊又往裡面灌水,只要放水的速度趕不上灌水的速度,水就永遠放不空。

山中地藏只要敢救,就絕對有可能步上大筒木羽衣的後塵,和對方一樣陷在這個臭泥潭裡。

當然,如果拋掉那些無所謂的慈悲之心,這事情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馬桶裡面裝的東西快要滿了,倒掉就是了嘛。

線團密密麻麻難以解開,一劍把它砍開就是了嘛。

解決不了問題,難道還解決不了提出問題的人嗎?

既然這惡業與大筒木羽衣的糾葛如此之深,想要拯救大筒木羽衣,就得淨化惡業,那麼反推回去,若是解決了大筒木羽衣,是不是也就意味著這些惡業都會被解決呢?

以山中地藏如今的智慧,對此自然是心知肚明。

然而正如當初大筒木羽衣面對選擇時,並未幹掉自己的母親一樣,山中地藏也有著自己的堅持。

這種堅持是他的人生觀、善惡觀和社會觀的凝鍊,也是山中地藏之所以是山中地藏的根本。

修行之人行事,往往比普通人更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