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總過獎了,能為肖總做事是我們的福氣呀!在村裡的這段時間,肖總的家人對我們可是很不錯哦!送吃的、喝的幾乎都沒斷過……”。
羅隊長也很健談,和肖遙一邊走一邊感謝著他。
“嗯!這圖制的不錯,一目瞭然,意圖明顯,治理要求目的很容易理解,這是我見過最簡潔、最明瞭的施工圖…”。
羅隊長看著規劃圖忍不住誇讚道。
“哦!對了,肖總,錢總給我交代了,對你的工程,我們全部是零利潤,只收取勞務費,到工程質量確是按最高標準看齊,肖總,你看是不是安排一個質量監督員隨時監督……”。
“這個就不用了吧!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信你們,這辦公樓只剩下掃尾工程了,龍潭河治理什麼時候能開始,我的想法是越快越好。”
“行啊!肖總,我們明天就進場如何?各種機械裝備都還在村裡呢!幹完了這個工程,我們也好回家過年了嗎?”
“那行,就明天吧!羅隊長真是個爽快人,有什麼需要你直接給我說,或者我家裡任何人都行。”
第二天一早,施工機械“轟轟隆隆”開進了龍潭河,標誌著龍潭河治理工程正式上馬。
柳鎮長代表龍潭鎮受邀出席開工儀式,顏村長代表龍潭村召集大部分村民現場見證,肖遙作為投資開發方,給村民們粗略介紹了治理利用方案。
沒想到的是,市裡的媒體也被柳鎮長請來了,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民間資本進入河道治理領域,都不惜使出了渾身解數來挖掘其中的深度新聞。
“肖總,請問你是如何想到投資治理龍潭河的。”
一個記者對著肖遙伸出了麥克風。
“這還用想?我在龍潭村長大,這龍潭河平時看著安安靜靜,可是一到夏季,特別是連陰雨之後,那種咆哮和狂野,對村民們的威脅是巨大的,這不在村裡辦了幾個企業賺了一點錢,就想起來把它拾掇拾掇了……”
沒有一絲一毫的豪言壯語,只有為了村民的利益關注。
“肖總高義,據說肖總家還是幾間破房子?”
“目前是幾間破房子,不過,我的別墅已經建好了,我們村正準備大規模的建設別墅呢!準備一家一棟,這目標很快就會實現的”。
“肖總,據我掌握的資料顯示,龍潭村可是貧困村?這是爆了個大瓜嗎?”
“貧困村?那已經是龍潭村的歷史了,你去問問,這現場的村民,在廠裡做事的最少都是月薪五千以上的,有這樣薪資的貧困村嗎?”
“肖總,我有個疑問,這河道治理是個沒有投資收益的專案,你為什麼還要投資呢?”
“誰說河道治理沒有收益,等龍潭河治理好了,你再來看過就知道有沒有收益了,那得看你怎麼治理、怎麼利用了?”
“請問肖總,眼前的村民都是一些老年人,他們已經不是經濟建設的主力軍,我聽說你的企業還主要招收貧困戶,這對你的企業的發展沒有好處,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年人怎麼了,他們除了體力差一點,還有哪個弱點,在我看來,只要是忠誠的、團結的,就是一個有力的團體,毛爺爺說的好啊!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我們村裡不就是對這句至理名言最好的詮釋嗎?”
七嘴八舌的記者圍著肖遙好一通發問。
肖遙隨口而出的回答,讓柳風影也吃了一驚,這弟弟的口才不錯嗎?對如此刁鑽的記者提問竟然回答的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