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將諸葛虔也戰死了,還有部將王雙被俘,曹魏對孫權發動的進攻,哪次吃過這麼大的虧啊。

“天人將軍”的快速失敗,讓南征曹軍計程車氣大跌,儘管東路軍在曹休和臧霸的帶領下,從浦口不顧生死的向建鄴突進,但也無力扭轉敗局,於是次年四月份曹丕下令全軍撤退。

儘管第濡須之戰失敗了,但曹丕最開始的目的達成了,浦口距離建鄴不過百餘里,曹軍從浦口進軍自然被吳軍重點照顧,就算吳軍戰鬥力不及曹軍,但架不住吳軍人多啊。

因此,戰局是從濡須口崩潰的不假,但曹軍傷亡最慘重的卻是東路軍,而東路軍除了曹休的五千人外,其餘兵馬全是臧霸的部屬,經此一戰,橫行青徐幾十年的臧霸開始進入覆滅倒計時。

不過曹丕還沒高興多久,從襄樊傳來的訊息,讓曹魏上下猝不及防。

黃初四年五月

中路軍統帥曹仁因在濡須之戰中未聽取參軍蔣濟的勸戒,導致中路軍遭遇大敗,致使南征失敗,返回樊城後的曹仁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並在濡須之戰結束後的一個後在樊城鬱鬱而終,時年五十六歲。

如果說曹仁的驟然去世,讓曹丕沒了削弱臧霸的歡喜,那夏侯惇的去世才是他難以接受的。

當曹仁去世的訊息傳來,大將軍夏侯惇就一病不起,再加上他身體本來就不好,能活到今天全靠在荊州修養的一年,而且返回曹魏後的兩年裡,他常常因處理公務而廢寢忘食,導致身體每況愈下。

在曹仁去世後的一個月,黃初三年六月,曹魏的擎天之柱,大將軍夏侯惇在洛陽與世長辭。

同年七月

鄢陵侯曹彰到洛陽朝見,不久後就突然惡疾纏身,僅十餘天就在洛陽病亡,這位曾橫掃北方烏桓和鮮卑的“黃鬚兒”,不甘的死在病床上,至於曹彰死亡的真相是什麼沒人會去追究,他只能是病死的。

曹彰的離世讓身為兄長的曹丕悲痛不已,隨即以王爵之禮為他下葬,加諡號為威,亦可稱為任城威王。

同年七月

曹丕調徵西法將軍夏侯淵入洛陽,以接替夏侯惇擔任大將軍,並拜其子夏侯楙為安西將軍,持節都督關中,駐守長安,防備季漢。

同年八月

曹魏太傅另一支柱賈詡,在洛陽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七歲。

短短一年間,曹操留下來的重臣們相繼離去,讓曹魏宗室力量損失慘重,為此曹丕不得已大肆啟用年輕一代,用來對抗日益壯大計程車族力量,不過好在季漢目前的注意力在絲綢之路上,短時間內無瑕顧及中原,再加上曹丕的政治能力較為出眾,將朝堂上計程車族力量死死的遏制住。

因此,這一段時間是二代將領們成長的最後時間,一旦季漢結束西征回頭北伐,或者曹丕出現意外壓制不住士族力量,就是他們該擔起重任的時候了。

而在一眾曹魏二代中,有一個膽大包天的人,他就是夏侯淵的幼子夏侯榮,就是那個在隴西會戰時夏侯淵不慎中了魏延的埋伏,年僅十一歲的他拔劍與漢軍鏖戰,被王平俘虜的那個小孩。

在被鍾繇帶回榆中後,夏侯榮知恥而後勇,發誓要生擒魏延以報今日之恥,於是他拋棄曾經愛不釋手的玩物,驅散身邊只知阿諛奉承的狐朋狗友,開始長居家中研習經義,同時向父親、兄長、叔伯等請教用兵之道,甚至還向曹操請教過權謀上的問題。

夏侯榮優異的表現,讓曹操想起了逝去的兒子曹衝,於是就將他帶在身邊言傳身教,夏侯榮也沒讓曹操失望,小小年紀就在經義、治國、軍略上都有不俗的表現,被曹操視為魏國下一代擎天之柱。

而將魏延作為榜樣,作為一生之敵的夏侯榮,秉持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想法,在學習疲乏之餘會去收集關於魏延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