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也,因此劈刀這一動作也作為陌刀營專屬,其他閱兵陣列無法完成。

當陌刀營走到過觀禮去,步伐就逐漸加快,不一會兒就離開長安大道進去官道,向西徵發起點金城而去。

緊隨陌刀營之後的,則是由各級將軍率領的玄甲軍,他們以三千人為一陣列,邁著凌亂卻不失鏗鏘的步伐走過觀禮臺,口中同樣重複著剛才的口號,同樣的走過長安大道後直接奔赴前線。

在玄甲軍之後的,則是由三萬漢軍百戰精銳組成的安西軍,他們身上的甲冑雖不如玄甲軍堅固,身上的軍械種類也沒玄甲軍豐富,但他們透露出的那股昂揚鬥志,卻不輸玄甲軍分毫。

而緊隨安西軍之後的,便是人馬皆披甲的龍驤軍,雖然多為皮甲和木甲,但這何嘗不是一支可以用來衝鋒陷陣的重騎兵呢,更何況他們目前所看到的,是魏延想讓他們看到的。

在這之後是羌胡義從騎兵,說實話,要不是考慮到閱兵結束後大軍會奔赴前線,魏延都不會讓他們上場,佇列不但亂糟糟的,就叫口號都叫得不明所以,和前方龍驤軍形成鮮明的對比,不過也正是因為他們,才顯得漢軍閱兵的真實性不是麼。

不過和劉備等一干季漢文武滿臉喜色不同,在城外觀禮的各國使者們手腳冰涼,兩股戰戰,甚至一些小國的使者雙腿發軟,只能癱倒在季漢提前準備好的椅子上,雙目無神注視著一列一列走過的漢軍。

三萬武裝到牙齒的重步兵,三萬精銳萬分的輕步兵,五千鬥具齊全的重騎兵,五千熟悉游擊戰術的羌胡義從騎兵,這些兵馬前後加起來甚至比他們總人口還要多,他們拿什麼來抵擋漢軍,什麼又能抵擋得住漢軍呢,一股絕望從眾人心中升騰而起。

突然想起來大漢之前,他們同烏孫、龜茲、大宛、貴霜帝國等還商討過組成聯軍,共同依靠地勢來抵擋漢軍侵略,可當見過漢軍的強大後,他們才發現自己當初的想法實在太天真了。

隨後一股乾脆投了的想法從心底冒出,而且越想越覺著合理,怎麼都抑制不住。

既然打不過,那自己加入總行了吧。

況且以漢軍一貫的仁德,最多拿自家王室來開刀,與他們這些貴族何干,畢竟之前的西域都護府是不會插手西域諸國的內政,相信季漢作為大漢的繼任者,肯定會保持不變的,而且廣袤的西域還需要他們來治理,不可能將他們屠戮一空的,既然如此,他們為何還要負隅頑抗呢。

和小國意欲投降不同,作為同時期的三大帝國,在軍事上沒有遭遇重大失敗前,政治上是不可能率先投降的,所以他們開始考慮該以什麼樣的姿態來對待大漢。

作為離西域地區較近的貴霜帝國,大漢的威脅是看得見的,是能直接接觸到的,所以為保證帝國傳承不滅,鴿派和鷹派的使者就如何對待大漢很快達成了一致,就一個字——打。

作為帝國的統治階級,貴族們心裡很清楚,一個強大的鄰居不符合帝國利益,所以他們必須和大漢在西域正面做過一場,將大漢伸入西域的觸角斬斷,遏制大漢的西侵之心,同時讓廣袤的西域成為兩大帝國的緩衝區,這不管是對貴霜帝國還是對大漢都好。

至於其他兩個帝國,他們雖然同樣驚歎大漢的強大,但仍能以平常心對待,畢竟兩者之間的距離著實太過遙遠,遙遠得讓人安心,遙遠得讓人生畏,更何況前面還有貴霜帝國為屏障,而且能建立如此龐大的貴霜帝國,沒兩把刷子怎麼可能。

……

在羌胡義從騎兵走過後,閱兵儀式就進入尾聲,剩下的則是一些驃騎將軍府直屬部隊,而這些部隊並不是給外國人看的,而是給劉備身旁的陳群和嚴畯看的。

率先走來的是魏延的親衛營,也可以叫做特務營、教導營,他們是聲名在外的玄甲軍、神策軍的前身,他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