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太多了,會不會影響到國內民生?。”
劉禪斟酌片刻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而這個問題不僅是劉禪想問,出征在外的趙雲、馬謖等人想問。
“陛下,就由臣來解答吧。”
諸葛亮站起來說道,這些年一直是他在成都輔助劉備,對這方面的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
“自章武規劃實施以來,在各種鼓勵生育政策的刺激下,再加上攤丁入畝新制度的推動,我國人口出現跨越式的增長,截止章武五年年中,我國人口已經超過八百萬,提前一年完成人口目標,並預計在兩年內人口將超過一千萬。
另外在人口結構上,我國也取得長足的進步,以前男多女少的格局隨著十餘萬異族女子不斷被充入漢籍正悄然改變,長此以往,季漢就算再不增加生口,僅挖掘內部的潛力,不出十年人口也將達到兩千萬。”
季漢在人口上取得的成就,和人頭稅的消失,糧食產量連年新高脫不開干係,只要季漢能堅持現有的政策不動搖,十年後,曹魏、東吳揮手可滅。
“而在持續十餘年的鼓勵生育,解放被士族藏匿的人口,不斷的光復失地獲得生口,以及化胡為漢等多種政策下,我國的人口結構也非常年輕,年齡在十六到五十之間的可徵男丁有兩百以上,十六到三十之間可徵男丁也在百萬人以上。
所以,徵兵五十萬是在我國的承受範圍之內,甚至可以增加到七十萬也無妨,最多在人口增速上會造成受到影響外,其它方面並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最後諸葛亮給出肯定答案,徵兵五十萬問題真不大,而且不要忘了胡人軍隊是不算入漢籍的,所以和兵力問題相比,如何保證大軍的後勤保障工作不出問題,才是對季漢最大的考驗,畢竟糧食再多,它也需要送上前線啊。
“多謝太傅指點迷津,寡人受教了。”
劉禪一臉慚愧的說道,作為季漢君主,他竟不瞭解國內的人口情況,看來接下來一段時間裡,他要更加的勤奮,以便早日熟悉大漢的內外諸事。
法正見兩人結束話題,於是繼續說道:
“曹魏在關中屯兵二十餘萬,兵力主要集中面向涼州方向的天水一線、蕭關道一線、關隴道一線,面向漢中的陳倉、郿縣、周至、長安等地,以及在武關道用於防備吳懿所部的商關。
雖然曹軍防守的地區較多,但關中地理位置優越,有隴山、秦嶺等天然屏障地勢可依,所以,儘管關中曹軍只有二十萬人,但僅憑地利足以化解我軍的攻勢,而戰局一旦陷入焦灼狀態,恐怕會是一場長達數年,乃至十年的消耗戰,而這一點恰恰是孫權最想看到的。
因此,經過參謀處商議一致決定,將突破口放在曹軍主力所在地渭水防線,即漢陽郡被曹軍佔據的鄣縣、襄武、冀縣、望垣、上邽等地。”
[東漢為漢陽郡,魏國為天水郡]
法正先說明大體情況,然後將矛頭指向漢陽郡的東南部,這裡在上次北伐中被鍾繇死守下來,後面因季漢戰略重心東移,魏延也不想多線作戰,所以這裡就一直掌握在曹魏手裡,並改名天水郡。
“魏國在關中的防禦都依靠隴山山脈、秦嶺山脈而建立的,但唯有渭水防線不是,它位於隴山山脈以西,地處渭水河谷,所以地勢相對而言較為開闊,非常適合大兵團作戰。
而且其地理位置特殊,連線關中地區與涼州聯絡的隴關道就從冀縣穿過,還有可直達長安的渭水水道同樣從上邽而過,因此,這裡不但是我軍進攻關中的跳板,也是魏國反撲涼州的橋頭堡,只要我軍能奪取天水郡,拿下關中地區指日可待。
也正因天水郡的重要性,所以督關中軍事的夏侯楙,集結重兵屯於鄣縣、襄武、冀縣、望垣、上邽等地,並遣曹洪、鍾繇、郭淮、夏侯霸、夏侯充等將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