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幷州博弈

“幷州?!”

眾人驚詫的說道,他們沒想到魏延會直接跳出關中,以幷州作為北伐的突破口,他們之前想過很多種破敵之策,但唯獨沒考慮過北方的幷州,現在經魏延這麼一提,他們開始圍繞著幷州做推演。

幷州,大漢十三州之一,因其大部位於黃土高原東部,因此地勢險固,易守難攻,再加上其周圍特殊的地理條件,進而造就絕佳戰略地位,是中原政權阻擋外族南下最重要的防禦重地之一。

不過隨著西漢滅亡,大漢政治中心東移,位於關中的長安自然被棄用,而且還有潼關、函谷關等關隘作為洛陽西部屏障,再加上氣候劇烈變化,匈奴等胡虜多次被漢軍擊敗內遷,而為防備匈奴南下的幷州自然不受到中央重視。

而且從東漢末年到曹魏時期施行的民族政策,就是不斷的將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內遷至幷州,其主要有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大胡族,再加上近百年來大漢局勢持續動盪,致使幷州的朔方、雲中、定襄、五原、上郡,北地,西河等郡均落於胡人之手,目前只有太原、上黨、雁門,西河郡一部被漢人掌控。

儘管在名義上幷州處於魏國的控制下,但除了北地郡和西河郡的南匈奴能調動外,在實際上曹魏已經喪失對幷州的掌控,再加上利慾薰心之輩不斷走私管控物資,致使北方胡人勢力越來越強,為幾十年後的五胡亂華埋下伏筆。

不過現在幷州的胡虜並沒有發展到西晉時期那樣強盛,雖然他們佔據富饒的河套地區,又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實力得到恢復,但在屢次犯境中都被曹魏暴捶,可見分裂的大漢仍舊具備橫掃北方胡虜的能力。

但歷史經驗告訴魏延,千萬不要小覷任何人,倘若置北方異族於不顧,中原政權早晚會付出血一樣的代價。

鑑於此,魏延打算借北伐之機掃滅幷州胡虜,收復被侵佔的河套地區,重建幷州防禦體系,將五胡亂華直接撲滅在萌芽中,至於為何不先奪取關中,再討伐幷州收復被胡人侵佔的領土,這一點魏延有自己的見解。

我們先來假設,倘若戰事按照法正所制定的計策進行,半年之內漢軍就能拿下天水郡,開啟通向關中的門戶,然後以隴關道、渭水水道作為依託,配合秦嶺一線的要道對關中發起全面進攻,再加上南線和東線有漢軍、吳軍的牽制,兩年時間拿下長安問題應該不大。

在拿下了西都長安後,季漢政權總不可能繼續待在成都吧,益州閉塞的交通條件註定不能讓它成為大一統王朝的政治中心,這樣一來一去兩年時間又過去了,再加上北伐耗費的時間五年一晃而過,時間進入232年。

而魏延是185年出生,也就是說彼時他已經47歲了,在平均壽命不到五十的漢代,他已經算是步入老年了。

按理說47歲出徵幷州也不會顯得太晚,畢竟人家百里奚不也是七十歲才出山輔佐秦穆公,最後讓秦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麼,可問題就在於拿下長安後劉禪、諸葛亮、法正,以及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們,他們會同意北伐幷州嗎?。

答案顯而易見,他們肯定不會同意北伐幷州。

因為到那時,東出函谷關橫掃天下,復興漢室才是主流聲音,就算是權柄日益加重的魏延也無法用左右朝堂百官的意志,因為這是他自己給自己上的枷鎖,也怪不得別人。

至於幷州胡人會不會反叛給他出兵的藉口,這一點更不可能,北方異族雖然不開化,但並不代表人家傻,連暴捶自己的曹魏都被季漢給輕易擊敗,面對橫滅西羌,遠征異族,橫掃關中的漢軍,他們當然會第一時間俯首稱臣,絕對不會給漢軍北伐藉口,繼續潛伏,默默發現。

倘若等掃滅不臣,天下安定後再回過頭來處理幷州問題,都不知是何年月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