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可能造成不了什麼傷害,但也能牽扯漢軍的精力。
第二部,他們和上郡前線的胡人做的事都差不多,就是用土包慢慢壘土成坡,最後用土坡來替代攻城器械,可以讓騎兵從容的衝上城牆作戰,降低漢軍遠端武器所帶來的威脅。
第三部,先組織起軍中悍勇之士,然後著繳獲漢軍的甲冑、兵戈等,最後下馬為添為步卒,在騎兵開啟缺口後緊隨其後,打算用人數來抹平裝備的差距。
軻比能的策略很奏效,讓胡人的組織度得到明顯的提升,傷亡自然而然的降下來,這無疑讓胡人們幹得更加起勁,土坡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型。
午時過半
付出千餘人傷亡的代價後,一道五步寬的土坡在萬餘胡人的齊心協力下緩緩成型,在土坡成型的剎那間,軻比能立刻組織起一波騎兵對漢軍發起進攻。
不過在這一刻,鮮卑騎兵終於體會到當初曹軍的恐懼,十餘架三弓床弩被漢軍放平射擊,沒有盾牌防護的鮮卑騎兵只能是用血肉來遲緩弩槍的速度,為後面的騎兵開啟生命通道。
不過他們想法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殘酷的。
狹窄的土坡讓三弓床弩的威力發揮得淋漓盡致,而戰馬巨大的屍體又遲滯後方胡人的突擊,讓他們寸步難行,最後成了一個又一個活靶子。
見進攻不順,軻比能立即改變策略,先是放棄用騎兵衝上城頭的打算,然後再全軍蒐集盾牌,最後讓上萬名步卒開始進攻臨戎要塞。
同時,其他胡人也沒有坐以待斃,他們用搭人牆的方式,或者尋找木材製作簡易梯子,開始在其他地方攀附城牆。
在這一刻,兵力優勢體現的淋漓盡致,局勢開始對漢軍逐漸不利起來。
莫非今天臨戎在劫難逃?。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本該在中軍聽令的馮習卻出現在臨戎,那麼就預示著魏延也在臨戎附近遊弋,這也說明事情或許不是軻比能想的那樣,漢軍根本就沒有在五原郡久留,所以鮮卑上當了。
“大人!,不好啦,後面有大隊漢軍騎兵殺來!。”
就在軻比能志得意滿,步卒們即將站穩城頭,鮮卑首領們正暢享能獲得什麼時,從後方傳來的呼喝聲驚得他們差點原地跳了起來,隨後軻比能勃然大怒,一臉怒氣的質問著傳令兵:
“你說什麼!!”
無怪乎軻比能會這樣憤怒,因為漢軍騎兵不可能出現在這裡,除非漢軍人人會飛,所以這等擾亂軍心的話怎能讓他不憤怒。
“大人,屬下說的都是真的,在我軍後方十里處,不知為何突然出現大股騎兵,從旗幟看應該是漢驃騎大將軍魏延所領的龍驤軍,目前他們正極速向這裡殺來,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抵達臨戎。
我等該如何應對,還請大人速速決斷,不然我等就算是想走都走不了哇!。”
傳令兵信誓旦旦保證道,眼中的恐懼是做不了假的,畢竟兩個月前的九原之戰龍驤軍留給他的印象太深刻了,僅憑兩萬兵馬就差點大破十萬鮮卑鐵騎,如今他們不過四萬人出頭,又怎能擋住漢軍的偷襲呢。
“!!!”
軻比能沉默了,他從此人的眼中已經看到了真相,不過為何後方會出現漢軍騎兵,為何本該在滿夷谷一帶的漢軍會出現在這裡,這兩個問題一直縈繞在他心頭。
單從時間上來講,就算漢軍知悉了他們的偷襲計劃,並和他們同一時間從五原出發,那也應該比他們落後一兩天的路程,而且他們從朔方古道而來,大軍前後五十里都有遊騎在偵查,漢軍根本就不可能悄無聲息的尾隨他們而來。
所以,漢軍會飛對吧!
“鳴金收兵,所有人立刻調轉馬頭準備迎敵,為勇士們爭取上馬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