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為今天所作所為而感到後悔。

……

法正十月份傳回的信件,在十一月中旬就擺在諸葛亮的案頭,而當他閱讀完急件後,再順著法正的思維想下去,他收起了往日淡然的笑容,沉默的在沙盤前駐足半個時辰。

隨後諸葛亮擊鼓升帳,待眾將聚齊後再將北方鉅變的訊息傳閱眾將,一瞬間,整個中軍大帳就嘈雜起來,吸氣聲、驚呼聲、低語聲此起彼伏,他們對法正的判斷感到驚駭,而且胡人南下的時間也太巧了吧。

不過很快他們就瞥見上首的諸葛亮一副智珠在握的表情,頓時心中大定,想來太傅定有應對之法的!。

諸葛亮他有麼?

很顯然他也沒有,不過該做的安排還是要做的。

“文進。”

諸葛亮首先點名張南。

“末將在。”

“你領五萬虎步軍即刻北上支援孝直,若伱抵達之時膚施仍在我軍手中,你立刻歸入幷州方面軍聽從孝直的調遣,協助他抵抗叩邊的胡人。

倘若我軍防線已潰,你可屯兵於胡人側翼,牽制胡人使其不敢南下劫掠,並伺機尋找戰機為戰死的袍澤復仇。”

諸葛亮不再當謎語人了,直接了當的吩咐道。

“末將定不負太傅之託,早日趕到上郡協助右將軍(法正)抵禦胡人叩邊,衛我大漢百姓周全。”

張南儼然一副主人公的語氣說道。

其實對於季漢將領們而言,不管是幷州百姓,關中百姓,更甚者是洛陽、魏國封地的百姓,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大漢百姓,所以阻止胡人南下,是他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伯岐,你立即前往武威通知文遠,讓他即刻開啟武威武庫,武裝滯留在此的兩萬騎兵,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北上幷州,不惜一切代價在明年年初抵達上郡。

告訴他每提前一天抵達,幷州百姓生存就機率越大。”

諸葛亮轉頭對張嶷說道,冀縣距離武威不遠,傳令兵不惜馬力十天就能抵達武威,而武威到上郡的距離不過千里,只要速度夠快一定能及時趕到的。

“末將某定不負太傅所託。”

張嶷上前一拱手然後直接退下前往武威,時間就是生命,騎兵每提前一刻抵達上郡,法正生還的機率也就越大,而一旁的張南也同樣拱手退去。

當張南、張嶷二人退去後,眾人將目光轉向諸葛亮,等待他下達最後的指令。

因為關羽在離開時曾帶走兩萬兵馬,如今張南又領走五萬虎步軍離去,那麼天水一線的漢軍就剩下五萬兵馬了,而對面的曹軍卻有十五萬之多,在兵力優勢上已經佔據壓倒性優勢,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道理諸葛亮不會不懂的。

“正所謂,兄弟倪於牆,而外禦其侮。

如今胡人大舉南侵,欲劫掠我華夏之地,屠戮我華夏之民,我等身為大丈夫理應提三尺之劍保境安民。

所以,我欲放棄現有戰果撤退至襄武、榆中一帶重構防禦,抵擋曹魏可能發起的反擊,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我等全憑太傅做主!”

“好!,眾將聽令,散會後回營收拾行裝,在五天之內必須撤退至襄武一帶,若有不從者,可以違反軍紀論處。

同時,為降低軍中對撤退的牴觸情緒,諸位可將胡人入侵的訊息告知將士們,讓他們明白我們放棄來之不易的戰果,不是因為畏懼敵人的強大,而是因為我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我等領命!”

“散會”

“諾”

很快,撤退一事就在這三言兩語間被定了下來,而對於撤退的決定也沒人表示反對,畢竟肉爛在鍋裡總比被外人奪了去好。

隨著眾將的離去,中軍大帳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