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異常

建興二年,十一月

隨著時間推移北方天氣愈發寒冷,奢延河冰層也逐漸變厚,已具備供大隊騎兵通行的條件,見此時機成熟,在奢延河北岸以鮮卑、匈奴、羯、氐、羌等五個大的遊牧民族為首組成的聯軍,終於按捺不住心中躁動,越過近百里長的奢延河對漢軍發起進攻。

在開戰第一天,法正沿河構築的防線就被胡人輕鬆擊潰,漢軍只得退入營寨防守,可當漢軍退守營壘防守時,就意味著胡人能肆無忌憚的越過奢延河進入上郡劫掠,而法正只能聽之任之。

因為漢軍兵力嚴重不足,再加上胡人多為騎兵,就註定在中原屢戰屢勝的季漢野戰軍,現在只能依靠營壘來揚長避短,根本不敢出城與之野戰。

現在法正唯一能做的,就是守住營壘讓胡人投鼠忌器,不敢大舉南下劫掠,因為在近百里的奢延河南岸坐落著十餘座混凝土、夯土結構的營壘,每座營壘還駐守有三五千人不等。

而他們的作用,就是在胡人深入腹地劫掠時,直接從營壘出擊切斷他們的退路,同中原之兵一同絞殺這些不知死活的胡人。

因此只要素利、步度根、劉豹等人不傻,在深入大漢腹地前,就一定會先破壞漢軍營壘鏈,不說全部拿下吧,至少也要開啟一個五十里寬的口子,讓漢軍在短期間無法封堵。

屆時就算南下失敗了,他們也能透過缺口從容的撤退,不至於被漢人前後包夾,最後身首異處,讓榮華富貴轉瞬即逝。

不過想法歸想法,本就不擅長攻城的胡人,想在漢軍手裡奪取營壘,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在付出巨大的傷亡後,終於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

他們先掘土裝進布包,然後利用戰馬的機動性,用一個一個土包在營壘面前堆積成一道斜坡,儘管在這期間被漢軍射殺無數,但土坡成型後效果凸顯,可以讓他們直接衝上營牆作戰,完美的彌補了他們不善攻城的缺點。

不過胡人們很快發現,儘管他們能衝上營牆,但狹窄的營牆也讓戰馬失去機動性,更可怕的是衝上營牆後,他們還要面對從頭到腳武裝到牙齒的玄甲、陌刀二軍。

而他們則揮舞著看似鋒利的兵器,拼盡全力砍在漢軍板甲上,然後刀刃直接被彈開或折斷,對漢軍無法造成一點兒傷害,但漢軍的反擊卻是致命的。

面對先失去速度,後失去兵戈的胡人,漢軍將士們可不會心慈手軟,先給胸上來一刀,然後再對著脖子來一刀確保必殺,宰殺胡人如吃飯喝水般簡單,而這些著皮甲或皮毛的胡人,宛若一隻只等待宰殺的羔羊一般。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漢軍積存的防禦物資被迅速消耗,他們的體力也開始跟不上,而胡人也洞悉了這一點,於是直接用人命堆,打算先拿下一座漢軍營壘,以鼓舞逐漸低沉計程車氣。

開戰後的第三天,漢軍第一座營壘被攻陷,全營三千名漢軍全員戰死無一人投降,至於被俘虜的傷員也被胡人直接斬殺,因為在持續三天的攻防戰中至少有兩萬胡人陣亡,這怎能不讓他們憤怒。

不過在之後的攻防戰中,胡人的傷亡開始大幅度降低,而且隨著拿下的漢軍營壘越多他們的傷亡也就越低,因為胡人們開始利用繳獲來的鐵甲,組織起敢死隊衝擊漢軍營寨。

就這樣,胡人憑藉著人海戰術連續攻破漢軍第二座營壘、第三座營壘、第四座營壘,在擴大缺口的同時,也給予漢軍沉重的打擊,雖然他們自身傷亡同樣慘重,但和繳獲的物資比起來,這點傷亡還真算不得什麼。

隨著胡人越打越強,讓雙方的傷亡比也在急劇縮小,以現在的情況看,若支援久久不至,漢軍註定會走向覆滅。

……

十二月中

法正苦等的援兵終於抵達,正是隸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