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張魯請出,再加上朝中的李嚴,代表不同勢力的四人組成一個臨時小朝廷,迅速穩定了朝中局勢,停擺十餘天的權力中樞重新開始寫運轉。

小朝廷成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從荊州召回太子劉禪,並表示可攜帶神策軍一同返回益州,至於離開後的荊州防務,就暫時交給蔣琬掌管,南郡軍政可暫時交於關平。

當訊息傳到荊州後,劉禪並沒有聽從成都的建議,而是將神策軍留在荊州,防備東吳和曹魏可能趁機發起的進攻,然後自己帶著太子黨在衛尉陳到的護衛下,開始從長江水道返回成都。

在荊州歷練多年,劉禪儘管還是有很多毛病沒改,但至少開始變得有主見起來,對於一些親近之人的話不再一味的聽從,而是會結合自己的學識,以及採納有才之人的建議綜合來決定的,就譬如不帶神策軍返回一事。

其實在突聞噩耗傳來時,有不少人都認為他應該多多提防,最好是領軍返回成都,因為一旦他遭遇不測,他那兩個未滿十歲的弟弟恐怕難以掌握朝政,大機率會淪為權臣掌握朝政的傀儡,陷入漢孝愍皇帝(漢獻帝劉協)的境地。

但劉禪出人預料的拒絕了,就算是小朝廷發來公文,希望他領神策軍返回成都,也同樣被他以荊州事重為由給拒絕了,因為劉禪始終牢記離別時父親的話:

這個世界上有兩個人永遠不可能謀反,一個是諸葛孔明,一個是魏文長。

若他日此二人有異心,大可放權為一富家翁,也不失為一上上之選。

劉禪是最聽父親的話,所以他選擇相信諸葛亮。

……

然後小朝廷考慮到關羽和劉備的感情,一旦關羽聽聞劉備病危的訊息恐怕會不顧一切的趕回來相伴左右,就算是曹軍壓境也難以阻擋他的歸心。

為防止意外發生,小朝廷還是讓馬良暫時放下南中防務,讓董和暫為代之,然後前往涼州去接替關羽總督涼州方面軍,提防魏國趁機對隴西地區發起進攻。

不過他們可能想不到,正值壯年的曹丕會因糖尿病在黃忠逝去的同一個月逝去,所以曹魏現在和季漢差不多都忙得不可開交,也同樣害怕季漢攻打關中,就是不知道當訊息傳到成都洛陽後,雙方朝臣會做何表情,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孫權臉要笑爛了。

安排完這兩件大事後,眾人就開始為西征大軍的返回做好收尾工作,畢竟劉備死亡並不代表季漢滅亡,及時犒賞凱旋之師,對戰死疆場將士的家眷進行安撫和發放撫卹金,這些都是能安定軍心和民心的大事,而在這種時局下做到這點非常有必要。

在後面幾個月,劉備也有過幾次清醒,對諸葛亮能及時穩定局勢讚不絕口,為劉禪能夠獨自返回成都而感到驕傲,他這個傻兒子終於有點出息了,他可以將未竟的事業放心的交給他來完成。

於是劉備拖著病軀,擬召讓太子劉禪繼大漢皇帝位,成為季漢這艘巨輪的新掌舵人,不過劉備的提議被劉禪拒絕了,劉禪的意思很明確,在劉備逝去前,他是不會考慮繼承大位的。

或許對他人而言至高無上的皇帝位是難以抵擋的誘惑,但對從小就備受劉備寵溺,也是大漢唯一繼承人的劉禪而言,繼承皇位也就那樣,甚至不如在荊州大學裡和良師益友探討學問來得舒心。

而對於劉禪的拒絕,劉備既感到欣慰又感到無奈,兒子是有出息了,但又開始不聽話了,於是他退而求其次,命諸葛亮、李嚴等人協助太子劉禪暫行帝王之權監國,也好讓他儘快熟悉季漢內外事務。

不過這裡要注意一點,劉備只是讓諸葛亮和李嚴協助劉禪,並不是將他們當做輔政大臣,畢竟劉備最信任的人都還尚未返回,所以儘管他已經油盡燈枯,但依舊憑藉著最後一縷執念堅持,他還想再和二弟,三弟一聚,再和文長暢談天下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