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陳泰自己很清楚,但有些東西有就有,沒有怎麼都得不到。

另外,在季漢他還有個族弟陳海,而他們兩人也經常被陳氏族人拿來做比較,最後的結果都以陳泰慘敗而告終。

其他的先不論,就單從大局觀和魄力兩個方面來比較,陳海不知道甩陳泰幾萬裡,畢竟在那個時間點選擇和劉備女兒成親,沒點大局觀和魄力是不行的。

正因如此,陳泰為證明自己不弱於人,於是主動請纓加入了洛陽集結的曹軍,隨後跟隨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北上抵抗胡人,當胡人被漢軍以雷霆之勢掃滅後,自就然留在幷州抵抗漢軍。

顯然,當兩個迫切想要證明自己的人聚在一起時,那最後的結果自然不出所料,他們很快就抵抗漢軍達成了一致,不過他們心裡很清楚,不管如何抵抗都改變不了撤退的結局。

所以,他們拋棄了擊敗、抵擋住漢軍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抱著挫敵銳氣,打一棒子就跑的想法開始苦思良策,還真別說,真讓他們找到了戰機。

漢軍從兩個方向進軍已經是明面上的事實,而陳到所在的偏關縣距駱縣不過百里之遙,遠比雲中到武成的距離近,按理說他們應該會先主力一步進入作戰位置。

不過現實卻恰恰相反,因為偏關縣地處呂梁山北麓的餘脈中,道路崎嶇難行,所以儘管距離相對較近,但抵達預定位置,還是要比主力晚上個四五天。

而這四五天,就是他們苦尋的戰機。

……

魏延在抵達武成後,對王雙沒有棄城而走,反而據城而守的行為很意外,畢竟定襄郡承擔示警的作用,固守一點意義都沒有,反而會使自己身處險地,莫非這是司馬懿的意思?。

意外歸意外,疑惑歸疑惑,王雙負隅頑抗的舉動,也恰巧合了魏延的心意,畢竟要胡人去送死總得先給他們點甜頭吧,一路敗下去恐怕不好忽悠。

翌日

魏延令漢軍在南、北二門外佯攻,令歸義軍在西門發起主攻,留下東門讓曹軍撤退,典型的圍三缺一戰術。

魏延將首功留給歸義軍,在漢軍內部引起很大的議論,他們認為魏延太過偏愛歸義軍了,對此魏延只是笑了笑,並沒有向他們多做解釋。

本來還對打頭陣頗有微詞的歸義軍見漢軍如此,頓時反應過來這應該是件好事,於是前胡人各部首領,現在的歸義軍將校在魏延面前大表忠心,信誓旦旦的表示今天拿不下武成,晚上提頭來見。

魏延見軍心可用,直接抽出腰間長劍,遙指正在城頭張望的王雙大喝一聲:

“進攻!”

霎時間

漢軍陣營鼓聲連綿不絕,驚起在草甸中躲藏的小動物,而得到命令的歸義軍再也繃不住維持了好久的陣型,直接扛著梯子一窩蜂的衝鋒,看得在後方觀戰的漢軍將領直皺眉。

這些歸義軍,簡直丟了漢軍的臉!。

作為對手的曹軍,他們在聽聞鼓聲時本來挺緊張的,畢竟和聞名天下的漢軍正面對壘,說不發怵是騙人的,就連他們的將軍王雙也是如此。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烏泱泱的歸義軍逐漸靠近後,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毫無章法、沒有甲冑、扛著梯子的胡人是聞名天下的漢軍?。

擱著搞笑呢,我看還不如當年的黃巾賊子!。

不過疑惑歸疑惑,王雙手上動作可不慢,直接讓城頭的各式弩機自由射擊,緊接著又命城內的弓箭手方陣開始拋射,既然漢軍如此輕視他,那他自然要讓魏延嚐嚐驕縱的下場。

隨著無數的弩箭,箭矢,弩槍飛射而來,衝上來的歸義軍像被強行按下了休止符,大量的胡人瞬間被射倒在地,甚至還來不及呻吟就被第二支,以及第三支箭矢直接射死,一副慘絕人寰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