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大將軍想要在今天結束戰鬥啊。

“開始進攻吧”

“諾!”

馮習應了一聲就轉身離開,他會先下去傳達進攻命令,然後帶領騎兵為歸義軍保駕護航。

隨著總攻命令下達,中軍的鼓號手敲響戰鼓,一聲聲振奮人心的鼓聲傳遍四野,聽到鼓聲的歸義軍在軍官們的催促下,開始攜帶攻城器械攻城。

和昨天相比,經歷過血的教訓和失敗後,歸義軍今天有明顯的成長,他們不再一窩蜂衝上去,而是利用雲梯車高大的身軀來阻擋曹軍的箭矢,他們則在後面亦步亦趨的前進,避免出現像昨天還沒靠近城牆就出現重大傷亡的情況。

正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歸義軍圍繞著器械作戰,切實有效的規避了箭矢的殺傷,但他們緊密的陣型,給了在昨天面對漫山遍野湧來的歸義軍而無用武之地的魏制三弓床弩,一個顯露鋒芒的機會,也讓胡人體會到當初曹軍面對漢軍的痛苦。

當歸義軍進入三弓床弩的射程後,一支支手臂粗的弩槍從城牆上激射而下,一頭扎進結成盾陣的歸義軍中,一瞬間就帶走五六人的性命,同時引起了一陣慌亂,很多胡人下意識的想扔下盾牌就跑。

但緊隨其後的箭雨讓失去盾牌防護的胡人變成刺蝟,死狀甚至比前者還慘,周圍的胡人見狀只能舉著盾牌,心中默默祈禱弩槍不要照顧自己。

普通步卒如此,那作為攻城利器的雲梯車,更是受到來自數架三弓床弩的照顧,很快兩輛緊急趕製出來的雲梯車在三弓床弩長時間的轟擊下轟然倒塌,而在雲梯車周圍歸義軍自然也不能倖免。

曹軍先用弩槍開啟不太嚴密的盾陣,讓毫無戰場紀律的歸義軍陷入混亂,然後一陣箭雨伺候對歸義軍造成重大殺傷。

曹軍使用的戰術,在漢軍眼裡怎麼看都眼熟,這不是他們當年在陳倉道對付曹軍所用的方法麼,果然戰爭才是最好的老師。

就是不知道已經出現快十年的黑火藥,曹魏和東吳有沒有仿製成功,畢竟嚴格來講,就算季漢方面竭力保護技術不外洩,但大家都有同樣的面孔,說著同樣的語言,同樣的膚色,同樣的黑髮,面對曹魏和東吳不遺餘力的滲透,季漢很難保證技術不出現洩露。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

言歸正傳

體量小的武成原本是沒有三弓床弩的,這僅有的十幾架還是陳泰覥著臉向司馬懿要來的,所以數量不多。

再加上漢軍器械營正不斷矯正射擊引數,將固定式的三弓床弩一一摧毀,保住了歸義軍手中來之不易的雲梯車。

在經歷過折磨的一段路,付出千餘人陣亡的代價後,歸義軍終於靠近了城牆,他們按照使用手冊迅速將雲梯車抵死城牆,剎那間,無數胡人嘶吼著不明的話語從預留的樓梯向城頭衝去。

不過迎接他們的不是勝利,而是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火油罐,沒有防備胡人一個個渾身冒火,胡亂的在踏板上掙扎,不一會兒就失足栽落到城牆下繼續掙扎,畢竟城牆不高直接摔死的機率挺低的。

不過這種狀況沒持續多久,隨著攻城梯搭上城牆,越來越多的胡人爬上城牆,讓曹軍應對開始不再從容,也正是從此刻開始,戰事陷入焦灼狀態。

不過從整體局勢上看,還是防守方曹軍佔據優勢,畢竟曹軍不說人人披鐵甲,但至少比人均裹著毛皮的歸義軍不知好上幾倍。

再加上城頭空間狹小,城中又有充足的後備兵員可供輪換,歸義軍的兵力優勢得不到體現,短時間內歸義軍還真拿曹軍沒辦法。

本來按照原計劃,在戰事陷入焦灼時王雙會發出訊號,然後陳泰會領兵出擊,給予正在攻城的漢軍沉重打擊。

但陳泰左等右等,眼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