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剩的漢軍殺出重圍逃出生天。

當聽完鮮卑貴族的敘說後,董允內心被巨大的幸福充盈,於是他迅速結束同此人的談話,並讓人好吃好喝的招待他,自己則飛快的來到中軍大帳向魏延報喜,也就發生了現在這一幕。

“休昭你立一大功矣!,待本次戰爭結束後,某定會親自為你向陛下請功的。

不過當務之急,我們必須儘快找到他們,因為九原之戰距離現在已過去了兩個月之久,子龍、幼常他們在失去補給後,到底能不能堅持到現在仍是個問題。”

魏延壓下心中激動,現在高興還為時尚早,須知當初鮮卑人不追殺趙雲等人,就是因為在漠北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胡人,而是詭秘多變的天象。

再一個,漢軍前段時間在五原郡的動作那麼大,按理說趙雲和馬謖若是活著的話應該有所察覺,然後積極的同他們建立聯絡,可時間都過去大半個月了,魏延依舊沒有收到任何關於他們的訊息,這一點讓他非常擔心。

他們不會出什麼意外了吧。

“大將軍,事情或許沒有想象的那樣糟糕。”

董允突然想起了什麼,然後神色莫名的說道。

“何以見得?”

魏延有點意外。

“前幾天我在整理情報時,發現在九原城以北和東北兩處地方,有整個胡人部落被滅,營地被大火焚燬的現象發生。

最開始我以為是胡人見財起意劫掠所導致的,所以在下就刻意收集此類情報,以後治理地方時可以拿出來,讓河套的胡人看看鮮卑人殘暴不堪的行為,以減輕我們治理河套的阻礙。

但經大將軍這麼一提,我想會不會是前將軍和左將軍所為,畢竟事急從權,相信胡人也會理解我們的苦衷。

而且從鮮卑人所提供的情報來看,他們在追擊我軍殘部的當晚突遭大雪,並在第二天徹底失去了我軍蹤跡。

隨後他們不管是向南,或者向東,還是向西都一無所獲,這是不是意味著,他們趁大雪掩蓋蹤跡時北上了呢?。”

董允將所有情報串聯起來,瞬間很多關節的邏輯就通了,鮮卑搜尋隊為何找不到蹤跡,因為他們選錯方向了。

為什麼滿夷谷會有漢軍停留的痕跡,那是因為趙雲所部在此休整留下的,如此看來,軻比能敗得也不冤吶。

“不過在下有一事不明,明明在擺脫鮮卑鐵騎的追擊後,他們可以選擇繞路返回朔方,可為何要冒著極大的風險繼續北上呢?,目的又是什麼?。”

董允始終想不明白,趙雲他們為何這樣做,至於屠戮胡人部落一事他直接忽略了,為大漢的統一事業獻身是他們的榮耀,別人想幹還來不及呢。

董允看不明白很正常,畢竟他擅長治國治民,對征伐一事雖有所瞭解,但眼光肯定有所不如的,而魏延在聽完董允的敘述後,立即將視線移向陰山。

趙雲、馬謖二人領兩千騎頂著大雪北上,沒有物資補給就劫掠胡人,並且為了掩蓋蹤跡還將所劫掠的部落付之一炬,這不妥妥的以戰養戰麼。

再加上開春在即陰山以北的溫度會逐漸升高,非常適合中原騎兵作戰,那麼當年縱橫漠北的冠軍侯霍去病的崛起之戰,自然而然的就浮現在魏延的腦海中。

而且今日不同往日,首先在人數上,是當年那八百猛士的三倍有餘,其次龍驤軍多為南征北戰的職業軍人,而且在各式新型裝備的輔助下,戰鬥力是他們幾倍乃至十數倍不止。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在九原之戰、朔方之戰中,軻比能幾十年傾其所有培養的十餘萬鮮卑精銳,其中大半被漢軍殲滅,剩下的數萬鮮卑精銳也早就越過陰山,並遵從軻比能的命令,一邊警惕莫須有的漢軍,一邊向九原城挺進。

這就意味著,在整個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