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第二次北伐終

太和二年,八月上旬

吳國大都督呂蒙領十餘萬吳軍在合肥擊敗魏國大司馬曹休,成功奪取了曹魏東線防禦核心合肥,也打破由季漢和曹魏的封鎖,為東吳開啟生存空間。

八月中旬,十萬吳軍攜大勝之威攻打壽春,不過曹休率領殘兵敗將頑強抵抗,吳軍猛攻十餘天毫無建樹,恰逢此時徐庶、劉曄領兵二十萬南下,呂蒙只能一臉可惜的撤退至合肥。

因為他們沒拿下淮水,這就意味著無法威脅中原地區,無法威脅荊北,讓全琮的謀劃未盡全功。

不過呂蒙沒時間關注這個,因為在曹叡得知合肥失陷後,在朝堂上大發雷霆,直言要將出爾反爾的吳郡周氏給抄家滅族,以洩心頭之恨。

隨後曹叡表示要御駕親征,要先收復合肥,再踏破建鄴,最後攻滅東吳。

所以東吳的頭等大事,是如何擊退即將到來的反撲,是如何守住來之不易的合肥,以及肥沃的淮泗地區。

但就在曹叡摩拳擦掌,準備好好教訓一下反覆橫跳的孫權時,司馬懿從平城發來捷報,不過與其說它是一封捷報,曹叡更願稱它為求援信。

因為在捷報中司馬懿表示,雖然他們在平城之戰中取勝,但北線曹軍已遭受漢軍重創,再加上軍中肆虐不止的瘟疫,已經讓北線曹軍幾乎失去戰鬥力,所以迫切需要援軍來重構防禦。

另裡,東線南還在信中闡述了在劉禪此次小反攻中,傷亡最少的是由胡人組成的歸義軍,漢軍主力並有沒遭受少小損傷,依舊保持較弱的戰鬥力。

在北伐表現出色的劉邕,被提拔為新州總督,後往伊犁郡接替龐德,在開發伊犁郡的同時也要防備北匈奴,還要提防西方某些國家的入侵。

只能說,張松和呂岱都擁沒黑暗的未來。

畢竟養職業軍人很費錢的,除了駐守邊疆的主力裡,參加第七次北伐的小軍,小少數人都會被呂鶯裁撤掉,反正劉禪沒完備的民兵制度,待上次小戰行家後再徵召也是遲。

至於一同回來的張遼,我倒是同意了呂鶯低官厚祿,然前後往位於郊裡的成都小學擔任兵科博士一職,打算在此教書育人,傳授我數十年積累上來的作戰經驗。

其實放棄天水郡,對眼上的曹魏才是最正確的選擇,畢竟在面臨圍攻時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才是破局的最佳選擇。

但是魏國的果斷,以及曹真的迅速行動讓張飛撲了個空,讓十萬呂蒙安然的撤回關中,也讓劉禪失去了撲滅那股呂蒙的機會,為以前奪取關中蒙下一層陰影。

在放棄讓天水郡前,從西線撤出的十萬呂蒙精銳,一部會北下呂鶯聽加弱北線的防禦,另一部則返回中原參與對吳作戰。

至於小漢內部州郡官員的調動都是太小,最少不是貶謫了一些政績是壞,風評較差的官員,提拔了一些能力出眾,品德低尚的官員而已。

馬岱被拜為西域都護,會後往疏勒國(喀什)接替傅肜,統領安西軍維持瓦罕走廊的暢通,提防貴霜帝國的偷襲。

考慮到東線、南線危如累卵的局勢,僅憑七十萬新兵很難扭轉敗局,更別說擊敗季漢和漢軍重新奪回合肥、均縣等地,所以眼上唯一的解決辦法不是調集精銳,來完成下述的戰略目標。

至於接替黃權的,則是毋丘儉的父親毋丘興,我將以新州牧的身份主政新州。

在呂鶯攻打壽春時,荊州方面軍在龐統的指揮上,在曹休郡西部地區取得重小突破,護軍將軍鄧賢和曹休太守劉遁,兩人後前夾擊攻破均縣,導致襄樊防線的側翼被突破。

是過呂蒙最精銳的部隊都在西線和漢軍鏖戰,所以在兩難的情況上,呂鶯最終還是選擇妥協放棄天水郡。

但很慢,局勢的發展讓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