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有點離譜:

[八月有雨,戰機至]

上游奔騰而下的江水,四周匯聚而來的雨水在地勢相對平緩低窪的襄樊一帶聚集,水位幾乎一天一個樣,只用了短短四天時間水位就高五至六丈,只差幾尺就能完全淹沒樊城、襄陽。

相比於城內,城外的于禁、牽昭所部則更加悽慘,他們所領的步卒都是北方人何曾經歷過這種大暴雨,所以一開始他們就根本沒做任何的防水措施,還將營寨結在了低窪處,等他們反應過來已經晚了。

蔓延的洪水極速上升,淹沒了所有道路,曹軍大營自然也不能倖免,糧食、軍械、戰馬、旌旗等物資全部遺失,要不是于禁所督的七軍、牽昭所督的三軍都分別找到了一處高地落腳,恐怕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被洪水淹死。

不過當天色放亮後,所有人的心都沉入谷底,他們好像陷入了死地,因為洪水來得太過突然所有人都只顧逃命,導致糧食、軍械通通沒拿,這樣一來,他們人是活了下來,可如何活下去卻成了當下頭等大事。

畢竟眼前的滔滔洪水,以及連綿不絕的暴雨,怎麼看都不是幾天能結束,再加上他們大部分人都來自北方,一個二個都不識水性,要是再下幾天雨,恐怕……。

就這樣,幾天前還士氣高昂的曹軍,如同落湯雞一般耷拉著腦袋等待命運的審判,這種天災他們無力對抗。

在曹軍被困高地的第二天,關羽派出的偵查船終於趕了回來,並帶回曹軍主力被困的訊息,關羽聞言大喜,他知道戰機已現。

在攻打于禁前,關羽也不知道大雨能持續多久,漢水水位能保持這個高度多久,為減緩洪水退去的速度,於是他讓軍士四處收集石塊裝在兩艘樓船上,然後駛向下游鑿沉以減緩洪水退去的速度。

而後關羽領兩萬餘水軍,駕駛著樓船、艨艟、鬥艦等戰船,又帶上數量繁多的運糧船、竹筏、扁舟等一切能載人的船隻,這些曹軍關羽一個都不打算放過。

連續五天的大暴雨讓襄樊地區成了一片澤國,而被困在高處的曹軍也到了極限,不但人困馬乏,還疾病肆虐,唯一讓曹軍感到高興的便是雨勢正逐漸變小,至少有活下去的期望。

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

清晨時分,關羽帶著龐大的水軍出現在水面上,並將高處的于禁所部團團包圍,這讓好不容易恢復一點士氣的曹軍直接崩潰,軍中投降聲四起,關羽也適時的派出小船勸降曹軍。

不過於禁不為所動,並斥責軍中意欲投降的將校,然後下令集中僅有的弓弩箭矢,打算同漢軍頑抗到底。

關羽見於禁非但不投降,還打算蒐集弓弩反抗,於是派出幾十艘艨艟戰船,近千名軍士持弩與之對射。

一方為固定靶,一方為移動靶;

一方沒有任何遮擋,一方有船隻、盾牌可依;

一方缺弓少箭,一方弓弩箭矢數不勝數。

所以這些曹軍雖有血勇,但面對如飛蝗般襲來的箭雨,終究沒逃脫被射成刺蝟的結局,隨著負隅頑抗的曹軍被射殺殆盡,任憑于禁如何催促餘下的曹軍都不為所動,至於牽昭則在一旁靜靜的看著。

見曹軍放棄抵抗,關羽再次遣人勸降於禁,並向被困的曹軍保證絕對不會濫殺一人,不過關羽也表示,倘若冥頑不靈繼續抵抗,那漢軍將發起總攻,屆時就不要怪刀劍無情了。

關羽的威脅讓曹軍大駭,關羽的名聲他們可是一清二楚,也知道他是個說一不二的主,再不投降他們真就死路一條了,於是都將目光轉向于禁:

將軍,你要不體面就別怪兄弟們幫伱體面了。

于禁見大勢已去知道再抵抗不過徒增傷亡,於是為保軍中將士性命遂領軍向關羽投降,作為副將的牽昭也一同領軍投降。

至於在